購買這個人的唱片是源於我們每個人靈魂深處都有的那個內向的悲傷的“聖母警報”嗎?這個人的每一張唱片都是如此內向和悲傷、絕望而同時富於精神的洞察力,他是肖斯塔科維奇嗎?但是他在獻給他母親的圓舞曲裏深深藏起來了老肖那著名的晚期的“負麵天堂”,在圓舞曲的黎明的防線上,俄羅斯的母親們用憂傷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在哀悼著太陽,這是越過了肖斯塔科維奇防線的新的“舊雪”,是複蘇俄國白銀時代聖火的代言人呢。
有的時候,我總是徒勞地在1952年出生的俄羅斯新一代女作曲家阿拉·帕芙洛娃(Alla Pavlova)的唱片裏呼喚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的“非”仲夏夜之夢。其實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代人。作曲家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克最重要的作品都創作於20世紀70年代,比如那張由瑞典BIS唱片公司1989年錄音的《記憶及中提琴協奏曲》就完成於1972年至1978年之間,而1974年老肖完成了他自己的音樂遺囑般的作品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蘇聯的“旋律”公司1978年錄音了鮑羅丁四重奏組的名版演繹。施尼特克的《記憶及中提琴協奏曲》和老肖的晚期啟示錄有同樣的悲傷的信仰嗎?有相似的被湮滅了的靈魂的大麵積降臨嗎?該如何發現他們之間的靈魂聯係?該如何去找到那鐵幕後的老時代的悲傷和殤滅之歌?他們是可以彼此交換替代的嗎?是可以互相曲解的嗎?或者可以更明確地問,施尼特克是另外一個肖斯塔科維奇嗎?他們那聽起來相似的悲慟,他們那似乎同樣黯淡絕望的作曲天空,他們的音樂裏表達出來的晚期風格的無望的對彼岸的眺望,他們是精神的彼此的聯結同盟嗎?相似於肖斯塔科維奇的悲觀的作曲家施尼特克當然不是另外一個老肖,在肖斯塔科維奇的歲月裏,施尼特克開創出另一個形似但神大異的自己的時代,屬於新時代的施尼特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