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於1993年“九龍愛樂”唱片行2001年搬遷後地處上海音樂學院所在的鬧中取靜的商業中心,交通便捷,員工知識豐富服務周到,貨品齊全而對口,深得滬上樂迷鍾愛。店主汪閔華先生家財萬貫,也是圈中的知名人士,酷愛古典音樂,私人收藏有大量珍貴總譜、黑膠及唱片,時不時會像梁朝偉喂鴿子那樣飛到歐洲停留看幾場歌劇,算是富足而高端的鐵杆樂迷。汪先生供職於電力係統,這家店前身叫作“久隆電器行”,以銷售空調為主業,後因店主個人愛好,開辦三產,換作現名,做起唱片生意。因為經營兢兢業業,店主知識淵博,店家熱情好客,“九龍愛樂”很快成了在上海購買古典音樂唱片和書籍之所的代名詞,尤其在國營的音樂書店於2001年關門歇業之後,成為HMV一樣的樂迷聖殿。我雖有其他途徑購買唱片,但在聽樂早期也時常到九龍愛樂小坐,參加那裏樂迷自發組織的欣賞活動,或購買音樂類書刊,在二樓喝著咖啡,享受汾陽路的綠蔭,真是愜意的時光。
後來汪先生不滿足於現狀,將業務範圍擴大到自製唱片。他為秦立巍、潘寅林和薛偉等音樂家灌錄並發行唱片,配以“九龍”品牌,無論製作還是包裝都深具國際意識。他繼而成功地將一些唱片以版權合作形式納入到EMI中國旗下發行,為中國音樂家和本土音樂都做出不小貢獻。以一人之力,撐起唱片行和製作的重擔,汪閔華的產業應該是風行歐美古典樂界的獨立唱片品牌在中國的萌芽和先驅。
因此,九龍愛樂於3月8日關閉的消息不脛而走,引發了樂迷夾雜著“撿便宜”和“告別禮”的雙重心情。然而相較於將關閉一事與實體書店萎縮、唱片工業下滑、盜版猖獗、下載盛行相提並論並大做文章相比,我更願意將其視為孤立事件。汪閔華先生摯友、滬上老牌媒體人沈次農先生在談到九龍愛樂關閉時解釋道:“九龍愛樂是電力係統的三產。現今全國對壟斷行業政策緊縮,作為壟斷行業的電力行業正處於風口浪尖,因此在全國範圍內關閉旗下的第三產業,以減少社會對壟斷行業的壓力,是為外因。另外唱片行麵臨黃金地段的高昂租金,成本飛漲,入不敷出,連年虧損,是為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