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施特勞斯”,您是否曾經被這些名字所迷惑?讀到“中國民樂首次亮相薩爾茨堡藝術節”這類報道,您是否會懷疑其真實性?國內樂壇和演出市場“注水”現象時有發生,麵對各類草台班子,大眾需要提高警惕,培養自己的甄別能力,莫要被媒體和演出商的過度包裝所迷惑。
每逢年底,各類莫名其妙的外來樂團來華的演出是國內樂壇和演出市場“水分”最多的地方。那些打著“維也納”、“施特勞斯”等冠冕堂皇旗號的草台班子,在名不副實的包裝下,均以“世界一流”的姿態和票價出現。此類打著擦邊球的過度包裝,沒有行政條文或法規的約束,又由於藝術水準的模糊和眾說紛紜,無疑是對聽眾的挑戰、對市場的考驗。
於是我在2008年年初發起了一項針對外來團體音樂會的民間預報活動,稱為“厘米演出前瞻”(以下簡稱“前瞻”)。當然,媒體和樂迷對草台班子的質疑自2004年年始就此起彼伏,也有相當有分量和實證的文章刊出,但將這種質疑“係統化”和“規律化”,還是第一次。這一目前由6位大陸及台灣的獨立樂評人組成的機構,旨在給未來兩個月內境外團體或藝術家參與的古典音樂會定製一個“晴雨表”,以直觀的形式,再以樂迷的身份,告訴更多的樂迷,哪些音樂會更值得聆聽。這個有意思的活動對國內演出市場起到了雙刃劍的作用:一方麵對精彩的音樂會大力推廣,另一方麵將過度包裝的音樂會和演出團體“打回原形”。“前瞻”得到大量新聞媒體和民眾的關注,甚至影響了一些音樂會的票房。比如在2009年年底,經由主流紙媒援引,一場過度包裝的音樂會在上海失去了一位大客戶的包場。而這場音樂會的主辦方也自此退出音樂會市場,轉向芭蕾。這證明,民間的力量可以發出響亮聲音,注水的“牛肉”可以縮水現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