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雪泥鴻爪:樂壇眾生相

迷茫的“中國化”歌劇之路

字體:16+-

1600年,意大利人佩裏(Peri)和卡奇尼(Caccini)創作了公認的第一部歌劇《尤利狄西》(Euridice)。即使把黎錦暉創作於20世紀20年代的兒童歌舞劇《麻雀與小孩》視為中國現代歌劇鼻祖,中國歌劇的曆史也未達西方歌劇史的四分之一。在這近百年的進程中,作曲家前仆後繼,為打造“中國歌劇”或“新歌劇”筆耕不輟,並對歌劇理論不斷探討。

戲劇理論家焦菊隱在1940年的《論新歌劇》中已提出中國歌劇的出路,寫道:“與其說是創造新歌劇,不如說是尋求歌劇。如果尋求歌劇,似乎隻有兩條道路,一是根本把西洋音樂攫取過來;二是創造新中國音樂,使西洋音樂和西洋歌劇中國民族化。”

近五年來,圍繞西洋歌劇的中國化,在創作上均呈現一派熱鬧景象,但都以“民族化”定調。在創作方麵,以曆史劇和主旋律為主,分別繼承了民國初期《秋子》和紅色經典《白毛女》開創的雙軌局麵。前者的代表有金湘的《楚霸王》、國家大劇院委約的《西施》和《趙氏孤兒》、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的葉小綱的《詠·別》、莫凡的《趙氏孤兒》;後者的代表有唐建平的《青春之歌》、郝維亞的《山村女教師》和《那時花開》、黃若的《中山逸仙》。據樂評人陳誌音的不完全統計,僅2011年至今便有20部之多的“中國歌劇”問世首演。可以說,歌劇即使尚未達成國產,卻已經實現了量產。其中鄒靜之撰寫劇本、雷蕾作曲的《趙氏孤兒》是最新一例。

“趙孤”初顯歌劇樣

繼《西施》之後,雷蕾與鄒靜之此番再度合作。歌劇於6月20日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呂嘉指揮,陳薪伊導演。創作者對歌劇的中國素材運用比前作更為穩重得體。雖然公主的詠歎調受威爾第《奧賽羅》中苔絲德蒙娜的“楊柳之歌”影響,第二幕中程嬰妻唱段則有《托斯卡》第二幕中的音型,不過全劇詠歎調和二重唱時有動人的旋律誕生。除了第三幕開場合唱稍顯幼稚外,士兵和群眾的合唱極具喜感和節奏,讓人看到了曲作者的喜劇天賦。宣敘調中規中矩,力求平穩過渡。全劇也不見《西施》中撐場麵的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