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雪泥鴻爪:樂壇眾生相

“原創”歌劇“大躍進”

字體:16+-

曾幾何時,“原創”歌劇成為音樂家口中的流行語,用來形容藝術作品的原創性和獨特性。這一具有濃鬱中國特色的詞匯,通常與機構名稱構成偏正結構搭配。早些時候的例子有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賭命》、《雷雨》、《楚霸王》,中央歌劇院原創歌劇《杜十娘》、《霸王別姬》,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和天津歌舞劇院原創歌劇《青春之歌》。

最近的例子則是國家大劇院的兩部原創歌劇,一部是剛上演的《西施》,另一部是12月份即將上演的《山村女教師》。

“山寨”版的“原創”

歌劇《西施》,是國家大劇院最新的“原創”作品,於10月29日首演。該劇的創作過程好似一個“放衛星”的事例。

2009年的國家大劇院歌劇節,大劇院邀請到鄒靜之與戴玉強一道出任形象大使。鄒靜之因此與國家大劇院結識、結交,雙方迅速達成合作意向,大劇院願意出資為鄒靜之打造一部歌劇。以歌劇節開始的2009年4月計,至《西施》首演的10月30日,曆時不過半年,而實際創作過程僅3個月餘,連莫紮特和羅西尼都很難在如此緊迫的時間裏寫出一部兩個半小時長的歌劇。

長久躬耕於電視劇行業的鄒靜之和雷蕾為大眾奉獻了一部足分足量的大歌劇:洋洋灑灑的正歌劇四幕試圖描繪曆史史詩,卻有著鄉土味十足、膚淺且毫無詩意的對白和唱詞;還有男低音聲部的缺失、一個模子刻出的宣敘調、最後一個音永遠往上衝的詠歎調;以及對《春江花月夜》粗劣的引用,模仿《曼儂·列斯考》和《鄉村騎士》的兩首間奏曲;甚至它還模仿了《帕西法爾》的拉幕換景(《西施》一劇換景4次,全劇降幕7次!)。而主唱吳碧霞的《珠寶之歌》無疑抄襲了古諾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Ah!Je veux vivre(我要生活在美夢中)”,以至於詠歎調最後兩個小節的唱段幾乎是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