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雪泥鴻爪:樂壇眾生相

“巨蛋”下的音樂節命運交響

字體:16+-

即將開始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已經走過了第十一個年頭。作為新中國最早的音樂節之一,卻在充滿變化的演出市場中,不得不麵對一個日益尷尬的窘境。

2007年第十屆音樂節舉辦了24場演出,2008年第十一屆,從10月2日至19日,共16場,演出場次下降了1/3。

今年音樂節的最大亮點,非柏林德意誌歌劇院原班人馬帶來的瓦格納歌劇《湯豪舍》與理查·施特勞斯的《玫瑰騎士》莫屬。而如此宏大的歌劇製作,卻未能進入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依舊放在保利劇院進行。其實今年的音樂節在演出場所方麵已有拓展,將首都劇場和北京音樂廳囊括其中,但依舊沒有國家大劇院的身影。

大劇院成音樂節變化的分水嶺

音樂節的概念緣起於歐洲,是在演出季間隙的夏天,放了假的樂師們寂寞難耐傾巢出動的產物。歐洲盛行的音樂節在中國僅有兩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其一是丁善德創建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也為新中國最早的兩個音樂節之一;其二便是餘隆於1998年一手創建的北京國際音樂節。

2005年,第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邀請到了紐倫堡國家歌劇院演奏整套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西蒙·拉特爾爵士與柏林愛樂樂團以及諾靈頓爵士和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在我看來是難以超越的一屆。2006年第九屆,波利尼和傑吉耶夫的駕臨,彌補不了穆蒂缺陣的遺憾;2007年第十屆,雖有數支大團光顧,但音樂節儼然成了郎朗的個人走台秀。

如果說七年之癢、十年一坎的話,那2007年不僅是音樂節的分水嶺,也是整個北京乃至中國古典音樂演出界重新洗牌的元年。

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內部,包括節目總監、市場總監、媒介總監和商業讚助主管四大巨頭紛紛離職,其中包括曾偉——音樂節創建伊始餘隆的左右手。由香港著名樂評人周凡夫撰寫的回顧音樂節十年曆程的書稿,因為這一人事變動不作出版,音樂節轉而邀請美國樂評人司馬勤(Ken Smith)另起爐灶。幾個元老級的讚助商也從讚助名錄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