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科菲耶夫曾經這樣形容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
我覺得在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中,有些他獨有的旋律折轉,美得異乎尋常。隻是整體來說,這樣的時候畢竟屬少數,你一旦聽到其一,就會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聽到。和斯克裏亞賓相比較,他讓我覺得是個較不去求新求變、講究和聲創意的作曲家。有人曾(相當惡毒地)說,他的旋律多是為一個音域很窄的聲音所寫,然而,有時他可以在這窄小的音域中,寫出美得叫人意外的主題。
2009年3月6日晚上的中山音樂堂可以用“響徹”兩個字來形容,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和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交響曲》讓我們在上述的評論裏既看到了普羅科菲耶夫的態度,又聽到了拉赫瑪尼諾夫的情緒,陳薩、卡斯普契克和中國愛樂的三位一體在上下兩個半場分別集中展現了兩種不同性格的俄羅斯精神。
上半場:陳薩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這是一個**四射的夜晚,陳薩的鋪陳與颯爽在鋼琴上林林總總洋洋灑灑。與最新錄製的肖邦第一、第二鋼琴協奏曲和今年1月聽過的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現場的風格相比,顯著的背叛傳統和突出的逆反樂句讓這首協奏曲典型的“和聲創意”給了我一個典型的視覺衝擊,我要感激陳薩,讓我看到她卓爾不群的另外一種風格,也讓我開始喜歡上一首過去沒有興趣的協奏曲。其實,阿什肯納吉與普列文和倫敦交響在迪卡公司(DECCA)的錄音我僅僅聽過一次,而且自從第一次聽過之後就再也沒有想過重溫,並非是阿什肯納吉演奏的原因,而恰恰是其中的那些異乎尋常的所謂生動的節奏並不是我一貫的熱衷。較之於這些紛亂又在交響樂隊協奏之下比襯出來的既不和諧又再三再四出現的頑固音型,包括協奏曲的普羅科菲耶夫鋼琴作品,我還是比較喜歡貝爾曼在錢多斯公司(CHANDOS)的那一版鋼琴奏鳴曲全集,尤其是第四號的第二和第一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