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虛靜聲希:音樂品鑒的樂趣

比契科夫能讓心靈共鳴

字體:16+-

每場音樂會之後比契科夫總是大汗淋漓,這是他體能構造的一個與生俱來的特征,不管說他特別喜歡出汗還是說他特別能出汗,國家大劇院給他準備的像大浴巾的四條大毛巾,潔白無瑕又頗能吸納,否則四條肯定不夠。很少能看到在指揮台上的這位俄羅斯人身著燕尾服或者西服,9月18日晚上他穿了經常穿的白襯衣和長馬甲,從背麵看很像是一位以色列的猶太人,抑或一位溫和的穆斯林。

當斯卡拉愛樂樂團的演奏員們坐在台上的時候,可以明顯地看出一種富有自信的氣質,那些中年和中年以上的意大利先生們很值得女性觀摩或者玩味。大嘴唇的比契科夫受到了熱烈的歡呼,他並不是禮節性地接受,而是轉向全場比前一天晚上的香港管弦樂團明顯增多的幾乎將音樂廳坐滿的聽眾,並示意大家停下掌聲。原來在他上場之前,在樂團已經坐定的時候從左門走上來幾位年輕的華人麵孔,最明顯的變化是原來的9把低音大提琴變成了10把,比契科夫介紹說她們是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其實他用這種方式給學弦樂的學生們上大師課能讓年輕人一輩子都銘記,也比在教室裏更有真切的實感。比契科夫雖然能出汗,但他的音樂很細而絕對沒有水分,真材實料,貨真價實,9月18日的晚上應該是感動了在場的幾乎每一個人,包括那些旅遊團。

羅西尼《威廉·退爾》序曲大提琴首席的第一聲一響起,就是一個讓聽眾放心的開始,於是那些細膩、有序、質感和透徹的一體性便在上半場接踵而至,普契尼《曼儂·萊斯科》的間奏曲也是大提琴首席最先奏響的,這位健碩的首席就像他的身材一樣讓那把大提琴飽含悲情,他的琴聲更多流露出的是無盡的懺悔。在比契科夫的棒下,斯卡拉愛樂的弦樂以絲綢一般的綿密把羅西尼和普契尼這兩位意大利作曲家的意大利歌劇思想體現出來,那三支長號的表現更加可圈可點,坐在台下隻聽兩首序曲間奏曲,就足以讓比契科夫在北京的聲名更加大振。如果下一次比契科夫再帶一個好團來,隻要選擇一個好聲場的音樂廳,他的音樂估計肯定更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