酡紅的花朵,歡悅的烈火,口中的琴鍵閃耀著點點火光,化為熊熊火舌驟然躍出。銷熔的礦砂,怒吼的長流,時刻跳起華爾茲,年代跳起加沃特舞,刹那間,一頭瘋狂的野牛受到挑釁,掙脫了鎖鏈與繩韁,頂起銳角,一搏生死。此時遠方再度傳來溫和的聲音,小孩用貝殼造了一座城堡,乳白的陽台,美麗而精致,卻被翻湧的海浪一把衝倒。普羅科菲耶夫!盛開的音樂,盛開的少年,在你的心中,交響樂渴求夏日的狂喜,不屈不撓的錫西厄人敲起太陽鈴鼓。
詩人貝爾蒙特的十四行詩是對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最有文采的概括,昨天晚上王羽佳在國家大劇院的音樂廳把這首詩作了疾緩交錯的還原。眼花繚亂的狂熱很讓我們猜測阿巴多為什麽要把普羅科菲耶夫和馬勒聯係在一起,也許是基於兩位作曲家對於傳統的態度,但馬勒對於傳統的違反顯然沒有普羅科菲耶夫來得深刻。兼顧與出新都是自由的,我還是更加傾向於下半場,因為馬勒、因為琉森節日管弦樂團、因為阿巴多,盡管上半場的王羽佳很火熱、很閃爍,也很出色。
“阿巴多在北京演馬勒”,這九個字的分量足以令所有的現場聆聽者掂量終生。這是一次劃時代的放射與凝聚,內向的人看到了偶像,外向的人滿足了渴望,女人醒悟到原來馬勒也可以是知己,男人則像狂徒一般聲嘶力竭。阿巴多攪亂了人們的內心,雖然昨晚他在北京並沒有像在羅馬、琉森和東京一樣,在樂手退盡時一個人頻頻出場接受所有人的歡呼,但阿巴多卻讓昨晚的絕大多數男女都走向不眠。
今後,我將摒棄用電腦和耳機收聽現場直播的方式,因為此種方式並不利己,我在此鄭重地全盤否定北京時間8月13日子夜收聽瑞士國家廣播電台之後所寫的博文,因為那次斷章取義所造成的誤解非常致命。第一樂章在國家大劇院的小號為什麽不再像電台信號那樣突兀、第四樂章的圓號也為什麽不再遊離?琉森節日管弦樂團的馬勒《第一交響曲》讓我既心潮澎湃又心如止水,劇烈的反差使我一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