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的5月6日,勃拉姆斯的紀念像在雷塞爾公園(ResselPark)落成,這是對於勃拉姆斯75周年誕辰的一個隆重紀念,但更是一種帶有惋惜意義或者補償意義的死而複生,而了解其中的舊聞,更能解讀出其中很多的懺悔與自責。
從1871年的38歲開始,直至1897年4月3日64歲辭世,勃拉姆斯在距離塑像不遠的卡爾街(Karlsgasse)4號的公寓裏居住了26年時間,他當初選擇此地顯然是因為距離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和歌劇院都近在咫尺。據載其臥室、放有施特萊歇(Streicher)鋼琴的音樂室和書房的陳設都與音樂和藝術相關而樸素無華,音樂室內懸掛著拉斐爾《西斯廷的聖母》以及貝多芬的胸像(在海頓故居的勃拉姆斯紀念室內並未得見),但現在隻能借助威廉·諾瓦克(Wilhelm Nowak)作於1904年以及卡爾·穆勒(Carl Muller)作於1906年的三幅水彩畫予以粗略想象。愛屋及烏,毀屋及物,在人類曆史上保留一個偉大音樂家的故居和擴建一所大學到底孰重孰輕,似乎各說各道,莫衷一是,但在我看來,維也納理工大學1907年對於那棟四層樓房的無情拆除顯然暴殄天物不可饒恕,擴建的大學校舍是現代史上一堆罪不可赦的恥辱柱,而一年之後再建的這座勃拉姆斯坐像遠遠不能消弭始作俑者的罪愆。
雷塞爾公園很小,如同維也納的貝多芬廣場一樣小巧玲瓏。雷塞爾是19世紀一位主管林業的官員,因為勃拉姆斯塑像的緣故,他的名字現在常常被愛樂者提及,這顯然屬於近朱者赤,我猜想維也納市政當局一直沿用當初的公園名稱而並非因為勃拉姆斯的名氣改稱勃拉姆斯公園,很可能是對於曆史的尊重之情。正如繁體漢字是曆史積澱的藝術一樣,簡化字和前不久風傳的更改書寫筆順的行為都是鬧劇,新建的仿古建築也永遠是東施效顰,可笑的是我們總能發明出一些類似“保護性拆除”這樣的奇詞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