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虛靜聲希:音樂品鑒的樂趣

在阿爾瑪墓地,回想愛恨與情仇

字體:16+-

在格林津公墓,憑吊馬勒之後一定要繞向阿爾瑪,因為他們在一條斜線上近在咫尺。這一對夫婦無論音樂還是人生都異彩紛呈,盡管回歸維也納的方式迥異,但歸宿的結局卻相同。馬勒在紐約病重之後完成了他最後的心願回到了精神的故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顛沛流離的阿爾瑪對維也納失望至極,曾經表達她再也不會折返真正的故裏,但人們幫助她實現了在紐約離世之前希望葬在維也納的遺願。馬勒是為了他和唯一妻子阿爾瑪的女兒布琪,阿爾瑪則是為了她與第二任丈夫格羅佩斯的女兒瑪儂,當格林津公墓裏飄逸著父愛與母愛的名義之時,人們就不再側重今生的愛恨、前世的情仇。

這是一位讓馬勒為她而生為她而死的“永遠的”女人,她的歲月五彩繽紛,她對那些男性知識分子和業界精英的每一次出手不是嚐試更非獵奇,而是在虛榮和欲望的多維層麵展開的統治與征服。盡管接觸異性的閱曆豐富,但過眼煙雲之後的墓碑卻單薄無比、弱不禁風,完全沒有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那份風姿綽約和風韻猶存的豐腴,那些一代妖姬的瓊態花貌以及玉色仙姿的風華絕代根本沒有凝聚在這裏。墓碑的顏色類似晚年常穿的黑衣,上寬下窄,故意斑駁的碑麵上方的姓名是阿爾瑪·馬勒·魏費爾,如同馬勒墓碑的簡約一樣沒有贅言,唯有一種久違了的樸素。

阿爾瑪在馬勒1911年辭世時不到32歲。在瓦爾特著手馬勒《第九交響曲》首演的1912年她正與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熱戀,後者在1914年為她完成了《風中新娘》(Bride of the Wind)(現藏於巴塞爾的博物館),但兩人沒有完婚。1915年她正式改嫁給來成為包豪斯創始人的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並在1年之後生下了她一生中最摯愛的女兒瑪儂(Manon)。1929年第3次完婚的郎君是文學家及詩人弗朗茲·魏費爾(Franz Werfel)。雖然她比馬勒小19歲,但卻在身高上永遠居於馬勒之上,而格羅皮烏斯比她小5歲,個子更矮的魏費爾比她小10歲,她一生都是居高臨下令男人俯首稱臣的強者,她的3次婚戀則讓3個男人分別失去了3個子女,先是馬勒的大女兒布琪(Putzi)4歲時死於猩紅熱與白喉,繼而是與魏費爾未婚先孕的早產兒馬丁(Martin)在頭蓋骨穿孔手術後夭折,最後是與格羅皮烏斯所生的瑪儂18歲時死於小兒麻痹,就像馬勒在《第六交響曲》裏的三聲大錘所喻示的打擊一樣,阿爾瑪相繼遭受的三次喪子之痛對一位母親來說,完全是心靈上的致命之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