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5月22日,人們在維也納的格林津公墓(Grinzinger Friedhof)為一位指揮家下葬,如今人們站在同樣的位置,則是紀念一位作曲家。
我在通往公墓的坡路左側的一家隻有一名豐腴美女的花店買了兩束簡約的花,當時既無創意更沒有聯想,而今回憶那個片刻,發覺我竟然在無意間模仿了馬勒墓碑設計者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的風格。死亡本是一種凝固,霍夫曼設計的用混凝土澆築的粗糲碑身卻讓那種凝固言簡意賅,顯然這位維也納分離派成員受命製作符合馬勒遺願的“簡單的墓碑”,正與他提倡“新藝術風格”而專擅的方形或矩形的理念不謀而合,“方格霍夫曼”倒模凸出1910—1930年在歐美流行的裝飾藝術字體(Art Deco)的古斯塔夫·馬勒,實際上就是馬勒臨終前那句“以前來探訪我的人會知道我是誰,其他人也就不需要知道了”的深情縮寫。
凝視著12個字母的碑文,最容易想到的詞匯當屬複活,在音樂史上馬勒是一位培育了諸多新意的殉道者,他的晚期風格讓我們願意尋找並在已經找到的絕非過譽的如下言語中追古思今。
與馬勒同乘一條船從紐約返回巴黎的茨威格形容病重的馬勒“臉色蒼白如臨終之人,他的側影映在天與海無盡的灰色間,顯出無限的悲愴,卻又因他的偉大而顯得莊嚴,像音樂一般,緩緩朝著完美的結尾行進”。在《古斯塔夫·馬勒的重返》一文中茨威格又寫道:“他的意誌實現了,把大家認為已經死去的人當作幸福地複活的人來感受,乃是莫大的樂趣。”
卡爾·摩爾作為繼任的嶽父始終陪伴在馬勒身邊,他獨自一人目睹了馬勒的離世,他說馬勒的遺容“是一張因為衰老而變醜的麵孔,還帶著絕望的微笑”。
瓦爾特如此描寫安葬的情景:“當我們把靈柩抬入格林津墓園時,霎時風雨大作,幾乎使儀式無法進行,一大群前來送行的群眾,人人靜默無語。可是在靈柩放入墓穴的那一刻,突然陽光穿破烏雲映照大地,一道彩虹出現在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