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我在德國以逆時針的方式進入了巴赫的生涯。在這位音樂之父的事業巔峰但也是辭世之地的萊比錫,先在聖托馬斯教堂裏的石棺頂端的青銅棺蓋前靜默肅立,又在門德爾鬆倡建的世界第一座巴赫紀念碑前表達敬意,而後去了擔任過教堂管風琴師所在地的魏瑪,雖然沒有去《勃蘭登堡協奏曲》和《平均律》第一卷完成之地——科滕小鎮,但卻從巴赫的終點回溯到了巴赫的起點。過去是東德國境西端,現在隸屬於圖林根州的埃森納赫(Eisenach)是巴赫出生的地方,現在有5萬人口,但遷出的人多而遷入的人少,畢竟原西德的領域和疆域對原東德的人們來說,機會更多。
天氣與空氣都十分舒朗,走在埃森納赫行人稀少的斜坡路上,我的心情就像呂克·安德烈·馬塞爾在《巴赫畫傳》的第一章裏所寫的那樣,“意識到上帝賜予的天賦,並對此滿懷感激”。因為隻有靠近巴赫那種“體現其存在價值的幸福”的原點,此次的巴赫朝聖才算圓滿。順著日文“‘バッハの生家’(巴赫的出生屋)的路標蜿蜒前行,路過馬丁·路德的故居,在路德街35號有一幢兩層的小樓,這裏是巴赫出生的地方,也就是日文路標上的那個“生家”,但原來的房子已經**然無存,現在的小樓是後來重建的,沒有巴赫的任何遺跡與痕跡。
在豔陽之下走到一個名為弗勞恩普朗(Frauenplan)的小廣場,有兩個風格迥異但卻緊密相連的建築十分醒目,左側的二層小樓顯然是古老的,其外牆粉刷了黃色的塗料,與褐色的屋瓦形成一個近似的色係,而另一幢下部鑲著鏡麵玻璃的建築則完全是當代的式樣,這裏的正式名稱叫“埃森納赫·巴赫故居(Eisenach Bachhaus)”。雖然冠之以巴赫之名,但卻與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本人沒有任何關聯。1671年,巴赫的父親約翰·安布羅修斯·巴赫從現今圖林根州首府的埃爾福特搬到埃森納赫之後住在左側的小樓,在這裏僅僅住了3年,1674年從這裏遷出,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1685年在前述那幢兩層小樓裏出生的,他沒有在這裏生活過,故居的門口和大廳裏都沒有任何醒目的文字(哪怕是德文)向遊客做出提示,因為從字麵上來說把巴赫父親的故居稱為巴赫故居也合情合理,估計這也是一種借殼上市的市場經濟手段。1905年,新巴赫協會買下了兩層小樓並把它辟為巴赫紀念館,現在改稱為故居,靠近故居時會看到樓旁巴赫站立的銅像,巴赫的畫像是根據他的頭骨遺骸複原出來的,這座銅像的麵部表情與常見的巴赫畫像稍有不同,估計形容的是巴赫的老年,所以給了巴赫一個雙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