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中旬,海丁克結束了在京滬兩地的巡演,這是與他八十歲生日距離最近的一次海外出訪,緊接著的3月4日就是他的華誕,他回到老巢阿姆斯特丹指揮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演奏了舒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和布魯克納的《第九交響曲》,這次出色與完滿的演出不僅僅是一次紀念,海丁克選擇了舒曼鋼協和布魯克納第九的各自三個樂章的三個關鍵詞,熱情、甜美、輝煌以及神秘、生機、莊重,以此來為他的整數關口樹起一座精神的界碑。
這張經過仔細編輯的DVD記錄了此次音樂會的盛況,盡管是由3月4日、5日和8日的音頻和視頻組合而成,但屏幕上看起來簡直就是一氣嗬成。佩萊西亞樸實無華的演奏無可挑剔堪稱絕美,海丁克和他的雙管編製的樂隊在第一樂章裏毫不張揚地配合了佩萊西亞的舒曼式“熱情”,二人曾在一起合作過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奏曲,此次又一次攜手,雙方的默契和心照不宣都更加爐火純青。三個樂章輕車熟路毫無笨拙與畫蛇添足之感,第二樂章海丁克手下的聲音對於佩萊西亞的襯映就像黑巧一樣令人意猶未盡。攝像師在協奏曲裏給了佩萊西亞很多定格,醇美的琴聲也在定格裏躍躍欲出,可以明顯地看出佩萊西亞所理解的舒曼已經到了一個相當精美的層次。第三樂章結束的時候,海丁克把雙手搭在佩萊西亞的雙肩上並以難得一見的熱烈微笑拍打著佩萊西亞的雙肩,看得我也啞然失笑,當佩萊西亞上了台階之後海丁克知道自己歲數大了,他沒有走冤枉路,隻是站在樂隊中間等著佩萊西亞下來,他們以完美的珠聯璧合贏得了全場起立長時間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看畫麵上的海丁克,與以往看其他DVD的觀感截然不同,那一頭稀疏的銀發,那劃出弧線的左臂,那不大微笑的表情,那微微“顫抖”的左手,都是在國家大劇院那些動作的完美複製,也是一個令人回想的再現部。海丁克在北京用這樣的姿態替布魯克納布道,他在根據地也以同樣的方式替布魯克納升華,當我在舒曼的協奏曲中剛剛完成了預熱,便在布魯克納未完成的終曲裏領略了一次又一次的莊嚴,心情就像音樂廳兩側的階梯那樣需要慢慢地向上走,而如果跑上去,就不是布魯克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