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虛靜聲希:音樂品鑒的樂趣

要內在的刻畫,還是視覺的轟炸?

字體:16+-

2011年5月在北京上演的新版《托斯卡》以其空前震撼的視覺效果引發熱議,這種熱議源自於反差,也就是微觀與宏觀的強烈比對。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與德國作家和戲劇顧問沃爾夫岡·維拉切克的理念如出一轍,那就是《托斯卡》類似於電影的製作方式,歌劇的電影化在《托斯卡》裏大有英雄用武之地,莫納科在國家大劇院排練時就不斷號稱正在使用電影的處理手法,一再要求演員們要經得起鏡頭的檢驗。在鏡頭裏被定格了的畫麵一般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產物,既然有豐富的履曆和足夠的自信並創意著經得起推敲的藝術,也就一定是一位鶴立雞群的高人。國家大劇院此次重金禮聘的莫納科在北京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比普契尼更了解《托斯卡》”(見《音樂周報》5月4日第5版),僅憑這一點,不用等到大幕拉開,就足以吊起人們好奇的胃口。

因為有了2009年4月國家大劇院第一個版本在探索階段可以被諒解的諸多失誤,今年的《托斯卡》從一開始就信誓旦旦,其準備將功補過的攻勢咄咄逼人,對於莫納科一手定乾坤力挽狂瀾的高調宣傳態勢也不可謂不成功。《托斯卡》有三個儀式,每一個儀式都在起伏跌宕的情感角力之後展現出悲劇性的莊嚴,我們以關注悲情的心態再一次做好了聚精會神的準備,但摒棄了原有的左右閉合的紅色大幕而按照莫納科的旨意專門改成了上下提升的黑幕之後,不論是第一幕的聖安德烈亞·德拉·瓦萊教堂,第二幕法爾斯宮殿樓上的斯卡皮亞房間,還是第三幕聖安傑羅城的回廊,莫納科帶給了北京三次驚喜,也是三個巨大反差的觀感體驗。識時務者為俊傑,聰明的意大利人以入鄉隨俗的方式為花錢如流水的習慣做法推波助瀾,顯然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宏偉壯觀影響了西方人對於當代中國定式的認知,莫納科迎合了喜歡龐大場麵的中國式視界觀,試圖以視覺的驚奇與驚喜先聲奪人,似乎國內生產總值已經世界第二的中國人最喜歡在大場麵裏觀摩所有過去的故事。確實,當那些傾斜的古希臘古羅馬的科林斯柱開始向舞台左右緩緩分離,一群而不是一位大主教站在橫台上從舞台中間的底部徐徐升出,比鍾擺還要大出十倍的香爐散播著青煙在舞台上空左右搖擺,其眼花繚亂的場麵委實吸引了眾多驚詫於離奇的眼球,但筆者卻在這樣的氛圍裏開始不斷地心猿意馬,在其後的兩幕裏,大導演的大手筆大片顯然把“欺騙”這個最需要刻畫的情感衝淡了,《托斯卡》的電影化到底是不是莫納科的這種玩法,《托斯卡》到底需要泛泛而論還是孜孜以求,普契尼悲憫式的淒美又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