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第一部史書《春秋》中有一句話,說“國之大事,在戎與祭”。意思是說,國家的大事有兩樣,這就是戰爭和祭祀。戰爭與國家的安全有關,這當然是大事;祭祀與祖先、鬼神和靈魂有關,當然也是大事。其他的事也就要圍繞這兩件大事來進行。繪畫、詩歌、音樂,理所當然地就是為這兩件大事“服務”的。這就確定了藝術活動對“國之大事”的附屬性。
中國的繪畫藝術,從陶器繪畫開始,就是一種表達內心世界的藝術。詩是“言誌”的,歌是“詠言”的,音樂是“表情”的,繪畫這種空間藝術,也同樣被納入到了表達內心世界的範圍。
我們在講繪畫的起源時,曾主要談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陶畫,從中看到了中國陶畫的抽象的幾何線條的統治地位。
接著陶畫的是中國的青銅器。古代的商、周兩個時代的主要遺存是青銅器,它的統治地位從公元前1800年一直持續到公元前3世紀。青銅器除了工藝鑄造的方麵外,它還有一個造型的方麵和文飾的方麵。青銅器的文飾主要是一種線描藝術,這種線條就把陶畫中抽象的、幾何線條繼承了下來。這種線條藝術主要是一種抽象了的、簡化了的線條,這種被發展了一千多年的線條,也就為中國後來的繪畫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它還為中國藝術提供了固定的主題形式,如雷紋、雲紋、夔龍紋、饕餮紋等。
青銅器的線條文飾,具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它們猙獰、恐怖、神秘,被稱為“獰厲之美”。所有的青銅器都是祭祀、敬神的器皿,所以這種“獰厲之美”應該是那時人們宗教生活的無意識內容的記錄。但這種獰厲的、張揚的、擴張的線條勾勒,卻在後來的時代中保持很少,唯一被後來繼承的是線條本身。
中國的繪畫就從陶畫和青銅器文飾的線條中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