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外國文學史教程

第三節 紀伯倫及其《先知》

字體:16+-

紀伯倫是阿拉伯旅美派的代表作家。他以文學創作表達對東、西方民族和文化的思考,追求超越東、西方文化的境界,被西方人稱為“東方刮來的一陣強風”[1]。

一、生平與創作

紀·哈·紀伯倫(1883—1931)出生於黎巴嫩北部風光秀麗的山村。當時黎巴嫩作為敘利亞的行省並入土耳其奧斯曼的版圖,黎巴嫩人不堪異族壓迫,紛紛移民美洲。紀伯倫一家在1895年定居美國波士頓。兩年後他又隻身前往祖國學習民族語言文化,直到中學畢業後返回美國。期間探訪名勝古跡,遊曆黎巴嫩各地。1908年至1910年底在巴黎學習繪畫,遊曆歐洲曆史文化名城,廣泛涉獵西方藝術文化。1911年起一直活躍在美國紐約文藝界,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和詩人。

紀伯倫從1903年開始公開發表作品,先後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創作小說和散文詩,尤以散文詩的成就矚目。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集《草原新娘》(1906)、《叛逆的靈魂》(1907),中篇小說《折斷的翅膀》(1911),散文詩集《淚與笑》(1913)、《瘋人》(1918)、《先驅者》(1920)、《暴風集》(1920)、《珍趣篇》(1923)、《先知》(1923)、《沙與沫》(1926)、《人子耶穌》(1928)、《流浪者》(1932)、《先知園》(1933)。

早期兩部小說集收集了7個短篇小說。這些作品表現了兩類題材:戀愛婚姻與社會批判。《世紀的灰與永恒的火》以豐富浪漫的幻想,在世事滄桑的遼闊時空背景中,歌頌青年男女純真、永恒的愛。《瓦爾黛·哈妮》刻畫了一個衝破傳統封建樊籬,勇敢追求真情實愛的叛逆女性,倡導按照自然法則生活。《新婚的床》描述一對戀人雙雙殉情的悲劇,讚美為愛而死的壯烈。《瘋子約翰》敘述在教權和政權壓迫下弱小者的悲慘。《瑪爾塔·巴妮婭》表現妓女生活的痛苦和哀怨。《墓地的呼聲》控訴慘無人道的法律與法官。《叛教者哈利勒》通過青年修道士哈利勒的塑造,集中體現了紀伯倫早期對社會、宗教和人生的思考,鞭撻坐享其成、壓迫人民的統治者和虛偽貪婪、對人民施行精神奴役的宗教僧侶,以富於藝術感染力的環境烘托和**,讚美主人公的自由意誌和獨立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