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也是現代印度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代表作《戈丹》生動地描繪了印度20世紀30年代的社會現實,集中體現了他的思想。
一、 生平與創作
普列姆昌德(1880—1936)原名滕納伯德·拉耶,出生在印度北方邦貝拿勒斯近郊的拉希姆村。童年時期,普列姆昌德在農村私塾中學習烏爾都語和波斯語。16歲時父親去世,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擔由他承擔,飽嚐了生活之苦。“繼母的態度,過早的結婚,祭師們的祭禮,農民和職員的苦難生活,這一切,年僅16歲的普列姆昌德都見到了。”[1]此後,他一邊當家庭教師、小學教員,一邊刻苦自學。1902年他考入師範學院進修兩年,獲得教師證書。後來還取得了英語、波斯語和曆史學的學位。在師範學院進修期間,普列姆昌德開始創作小說,在教學之餘從事創作。1908年他調任督學,往返農村和城鎮之間,對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人民的痛苦了解更深,眼界更加開闊。他的創作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08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熱愛祖國》,這部集子由5篇小說組成,基本內容是揭露殖民統治的罪惡,號召人民為祖國獨立而奮爭。在《世界的無價之寶》中把為祖國獨立而戰流下的鮮血譽為“世上的無價之寶”。因它“富有感人力量的煽動性言論”被殖民當局查禁,燒毀了尚未賣出的700餘冊小說。當局的壓迫並沒有使他停筆,他換了個筆名,此後一直用“普列姆昌德”的筆名發表作品。創作於這一時期的《沙倫塔夫人》也是反帝反殖、號召獨立的名篇。創作試驗階段表現出來的反封建思想,在這一時期也進一步發展,反映了封建製度、封建勢力、封建禮教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以沉痛的筆調,對社會予以批判。
1921年聖雄甘地到北方演講,宣傳不合作運動,在20萬人的大會上號召放棄政府公職。普列姆昌德響應號召,毅然辭掉公職,放棄固定收入,專事創作,出版了《仁愛道院》《舞台》《妮摩拉》《貪汙》《聖潔的土地》和《戈丹》等著名長篇和大量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