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羅伯格裏耶(1922—2008),法國當代電影與文學大師,“新小說”派重要代表作家與理論家。
一、生平與創作
羅伯格裏耶1922年出生於法國西部布勒斯特市,就讀巴黎農藝學院,畢業後獲得農藝師證書,1949年進入生物學研究機構工作。先後在摩洛哥、幾內亞和拉丁美洲等地從事果木種植栽培的研究工作。1951年因病回國。他的第一部小說《橡皮》就是在從非洲返航輪船上構思醞作的。1955年起在法國“午夜”出版社擔任文學顧問,專業從事文學創作。1953年羅伯格裏耶發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橡皮》,小說以重視物體描寫,輕視人物塑造而受到文壇重視,成為“新小說”派的開創之作。1955年發表的第二部小說《窺視者》,獲得同年度“批評家獎”,使得羅伯格裏耶在國內名聲大振。小說描寫旅行推銷員馬弟雅斯到童年曾經生活過的小島上去推銷手表,期間他得知一位顧主的女兒雅克蓮正在海邊懸崖處放羊,於是就騎車前往。第二天村民在懸崖下發現了雅克蓮的屍體。馬弟雅斯的頭腦中不斷閃現出他扔在那兒的煙頭、糖紙、毛衣和繩索等意象。當他又一次來到懸崖處想銷贓滅跡時,曾經與雅克蓮有染的小夥子於連突然出現在麵前,窺見馬弟雅斯作案過程的於連答應不會把事情說出去。最後馬弟雅斯坐班船離開了小島。《窺視者》淡化了情節,故事敘述中留下了許多空白,讓讀者自己去思索。小說以人物的靜態描繪和對物的純客觀記述代替了小說的人物塑造。對景物、雜物、生物描寫詳盡具體而精確細致。小說成為“新小說”派優秀範本,標誌了新小說創作的成熟。1957年發表的《嫉妒》中,一雙內心充滿嫉妒之情的眼睛窺視、分析、記錄著一樁似是而非的奸情,而其實一切隻不過是人物在分析想象中的一種無中生有猜想而已。小說中主旨內涵和故事情節被完全解體,留下了純粹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在迷宮裏》(1959)描寫的是一個逃兵的曆險故事,人物在迷宮般的堆滿積雪的城市中迷了路,最後被偶然射來的子彈擊中而死。小說充滿了荒誕性,然而人物那種走出“迷宮”的願望以及感受是真實的。顯而易見“新小說”注重的不是再現客觀現實,荒誕中消解了內容和意義,文學創作指涉的是語言遊戲,是人物不斷下意識自我反射。羅伯格裏耶在作品的序言中說道:“這個敘述是一種虛構,不是一種見證。本小說中涉及的是純粹物質意義上的現實,也就是說它沒有任何寓意。讀者在這裏要看到的僅僅是書中寫到的事物、動作、語言和事件,不必費心在自己的生或自己的死中給它們加上既不多也不少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