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外國文學史教程

第三節 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

字體:16+-

塞繆爾·貝克特是當代法國著名的戲劇家、詩人和小說家,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作家之一,《等待戈多》使他成為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無可取代的作家,196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一、生平與創作

貝克特1906年4月23日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建築工程估價員,母親是法國人,虔信新教。幼時,他入托於德國人開辦的幼兒園,上中學時,校長是法國人,這對他語言才能的開發產生了重要影響。1927年,貝克特畢業於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學院,獲法文和意大利文學學士學位。1928年至1930年,他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任英文教師。20年代也是意識流文學在歐洲興起的時代。這一文學新潮流深深吸引了貝克特,他閱讀它,翻譯它,研究它。特別是與聲名遠播的愛爾蘭現代派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相識,對他以後的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他早期的詩歌《婊子鏡》(1930)就具有現代派的特點,他還發表過《但丁、布魯諾、維柯、喬伊斯》(1929)、《普魯斯特論》(1931)等文學研究論文。1930年,貝克特回到愛爾蘭,在三一學院教授法文,並研究笛卡兒的哲學思想,獲碩士學位。兩年後,因不喜歡教書而辭去教職,開始漫遊歐洲,後因厭惡愛爾蘭的神權政治、書籍檢查,而於1938年定居法國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於1941年參加了法國反納粹的地下抵抗運動,因受到蓋世太保的追捕,他同法籍妻子逃到沃克呂斯的一個小村莊魯西榮當農業工人。大戰結束後,他曾短時間為愛爾蘭紅十字會工作,1945年秋天,在一所軍隊醫院裏當盟軍翻譯,同年當天回到巴黎,從此專事文學創作和翻譯。

貝克特的創作以其名劇《等待戈多》1952年出版為界,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寫小說,第二個階段主要寫戲劇,但就作品的主題思想和創作傾向看,前後期並無明顯變化。他一生創作的長篇小說主要有《莫菲》(1935年完成,1938年出版)、《瓦特》(1945年完成,1953年出版)、《莫洛依》(1947年完成,1951年出版)、《馬龍之死》(1948年完成,1951年出版)、《難以命名者》(1950年完成,1953年出版)和《依然如此》(1961)等。此外,他還有幾部短篇小說集傳世,其字數比他的戲劇創作多幾倍。貝克特從一開始走的就是一條遠離現實主義傳統的創作路線。在他的小說中,沒有多少真實的社會生活的場景和畫麵,更不觸及具體的社會問題,他所揭示的是人類生存的困惑、焦慮、孤獨,人的精神和肉體的分離,人對自身的無法把握,人的自主意識喪失之後的無盡悲哀和慘狀。他在小說中用一些生活的碎片和幻想來負載他的哲學思想,因此,一切都給人模糊、破碎、不確定之感,既無連貫的情節,更無動人的故事,甚至連人物的職業、來曆都不清楚。《莫洛依》是貝克特最重要的一部小說,它的出版被認為是文學界的一件大事。小說共兩章,完全用內心獨白寫成。第一章寫莫洛依尋找故鄉的故事,第二章寫莫蘭尋找自我的故事,然而前後兩章的故事並沒有連續性,甚至主人公的名字也不同。就人物看,第一章中的莫洛依是個神經機能不健全的夢遊者,而第二章中的莫蘭則是個受環境所控製的恐懼症患者。整個故事撲朔迷離,令讀者難理頭緒。主人公尋找故鄉,故鄉不可尋,孤獨寂寞,無法與人溝通,他永遠是一個被放逐者,一個四顧茫茫的流浪者。尋找自我,又時時受到環境的追迫,受到敵人包圍,他的人格個性無法確立,留下的是無邊的苦惱。小說沒有客觀事物的真實圖像,也沒有事物發生發展的邏輯秩序,有的隻是主人公意識的無序狀態的直接展示,是一些心造的幻影和苦悶的象征。世界的荒謬和人生的荒誕,正是小說所要揭示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