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保羅·薩特(1905—1980)是20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和文學家。他的存在主義哲學和文學,對20世紀中後期西方文學和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一、生平與創作
薩特生於巴黎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喪父後,隨母親居住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學識淵博,家中藏書很多,薩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與讀書寫作結下不解之緣。1924 年,薩特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哲學係,攻讀哲學專業。1929年他在全國中學哲學教師資格會考中與波伏娃相識,後來一生相伴。1933 年,薩特去德國柏林法蘭西學院進修哲學,在那裏鑽研了基督教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凱戈爾、現象學派胡塞爾、海德格爾的著作,逐步確立了他的存在主義哲學觀點。1934年,薩特學成回國,仍在中學任教,同時開始寫作生涯。
30年代,薩特發表哲學論著的同時,還發表了哲學小說《惡心》(1938)、短篇小說《牆》(1939)等作品,初步奠定了他在法國文學界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服兵役改變了薩特的生活觀。1939年,從小就患有眼疾的薩特被迫應征入伍,他感到自己像是一個“社會動物”,被送到了他“並不想去的地方”。次年,恰在他35歲生日那天,薩特在洛林被俘,在集中營關了10個月後因視力不佳獲釋。戰爭讓薩特確立了介入生活的觀念。這段經曆,使得薩特的自由觀由“絕對自由”轉向“相對自由”,從純粹的個人關注轉向對社會的反思。同時戰爭與戰俘的生活經曆,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情節素材。戰後,薩特開始以自己的方式介入生活。
40年代,薩特發表了大量作品。1945年他創辦的《現代》雜誌,成為當時存在主義的重要論壇。從50年代開始,薩特的存在主義特別強調“行動”,他曾公開譴責和抗議美國發動的侵略戰爭,他堅持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支持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1980年4月15日,薩特在巴黎病逝。法國總統德斯坦在發表的講話中稱:“薩特的逝世使我感到人類智慧的一盞明燈熄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