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海勒(1923—1999)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黑色幽默”小說最重要代表人物。
一、生平與創作
海勒於1923年5月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科尼島上一個俄裔猶太移民家庭。他祖籍俄國,1913年他父親伊沙克·海勒為躲避沙皇迫害,舉家遷移北美。海勒4歲喪父,家境困窘,母親和姐姐為供他上學讀書,不得不四處打工;但13歲時海勒還是輟學,去當郵差謀生。他很小就對文學產生興趣,10歲到19歲,海勒參加了當地一個叫“互忠社”的社團,成為年齡最小的成員。這段經曆也深刻影響到海勒以後的創作,他創作中的荒誕感與反諷式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即受這個“康尼島文藝複興組織”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歲的海勒應征入伍,成為一名空軍轟炸機投彈手,被派往美軍地中海戰區空軍第12大隊的科西嘉島軍事基地,回來晉升為空軍中尉。戰爭過程中的生死經曆及體驗感受,為他以後創作《第二十二條軍規》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素材。戰後退伍,海勒與雪莉·赫爾德結婚。根據美國軍人教育法,他利用軍人津貼上了紐約大學,成績優異,獲文學學士學位,回來又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和英國牛津大學。1950—1952年間,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任教,此後又在《邁克爾雜誌》《紐約時報》當廣告撰寫人,兼任《邁克爾雜誌》推銷經理,同時從事文學創作。
在參軍以前,海勒就有誌於文學創作,有靠賣文為生的想法,甚至還嚐試過短篇小說創作。還在 “互忠社”時,身邊許多“兄長”成為作家、小說家、影視製作人之類文藝名流,他深受鼓舞和影響。據海勒當時一位叫丹尼爾·羅索福的“兄長”回憶,當年自己浪漫反叛的性格和喜歡插科打諢的言談習慣,都可以在海勒後來小說人物的言談舉止中見其身影,並影響了海勒文學語言風格的形成。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發表後,羅索福發現,不僅其中的許多語言來自“互忠社”成員的日常對話,而且人物的一些重要思想活動也是源自海勒在“互忠社”經曆的所見所聞,如主人公尤索林看到戰友斯諾登的內髒從腹腔流出時產生了人的靈魂一旦離開軀體就會變成一堆垃圾的想法;尤索林為逃避當“垃圾”的命運,為生存而鬥爭的行為等等。羅索福還發現,該小說的另一重要人物邁洛的原型是“互忠社”成員之一的比恩錫,邁洛和比恩錫像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一樣,在處世行為上都信奉一切都是“供與求”的關係,也遭遇了類似當年比恩錫商業冒險失敗的事件。評論界也注意到,海勒在“互忠社”時最好的朋友及“兄長”喬治·曼德爾,對海勒的文學創作也有很大影響。海勒成名後,他的朋友們發現並總結了他的個性與“黑色幽默”的關係。海勒生性俏皮幽默,又憂鬱重重;既渴望友情,又厭煩交際;既怕窮想發財,又怕發財後變得冷酷;既不喜歡出名,又擔心被人冷落;既嘲笑死亡,又因為目睹死亡而消沉;既向往權力的威嚴,又對權力敬而遠之;既愛開獨出心裁的玩笑,又時常弄得自己鬱鬱寡歡……這種複雜性格對“黑色幽默”可謂再適合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