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外國文學史教程

第三節 肖洛霍夫及其《靜靜的頓河》

字體:16+-

肖洛霍夫是20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作家,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我國讀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給予特殊關注的作家。

一、生平與創作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1905—1984)1905年5月11日生於頓河沿岸維約申斯克鎮克魯日林村,生父是哥薩克。這種哥薩克的血統和從小在頓河草原哥薩克人中長大的經曆,使得肖洛霍夫熟悉哥薩克,熱愛哥薩克,並且在一生中主要描寫哥薩克,創作了反映哥薩克生活的史詩。繼父是位平民知識分子,愛好文藝,喜歡藏書,家中藏有大量文藝期刊和俄國及歐美許多經典作家的文學作品,培養了小肖洛霍夫對文學的濃厚興趣。母親常常講述的美妙動人的故事,也給兒子以最初的文學熏陶。頓河兩岸美麗的自然景色、哥薩克人古老而獨特的風俗和民間創作,不僅培育了未來作家的詩心,而且為其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肖洛霍夫隻受過六年中小學正規教育,基本上是靠刻苦鑽研,自學成才。1918年,國內戰爭爆發,他被迫輟學回家,閱讀了大量俄國和歐洲的文學名著,並且在1919年目睹了頓河上遊地區大規模的哥薩克暴動,他對此留下了深刻印象。1920年頓河建立革命政權,15歲的肖洛霍夫便開始工作,先後當過掃盲教師、統計員、裝卸工、糧食檢查員、泥水匠、會計、辦事員、記者,還參加過業餘劇團演出。他努力自學,並且嚐試著進行文學創作,1921年8月起,他先後擔任頓河糧食委員會采辦處糧食征集員、檢查員,後誌願參加卡爾金鎮的糧食征集隊,擔任機槍手,在草原上和叛亂的匪幫多次血戰,曾被馬赫諾匪幫俘虜,受到匪首馬赫諾的親自審訊,因為年幼而獲釋。這些經曆,為日後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1922年10月,肖洛霍夫來到莫斯科,一邊幹各種雜活維持生活,一邊刻苦學習。1924年12月,他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胎記》,被多家報刊轉載,產生了較大影響。他深受鼓舞,創作熱情高漲,接連發表了20多篇短篇小說。1925年,他從莫斯科返回維約申斯克定居,專心於創作,他的一生基本上就在家鄉度過。1926年,他出版了兩個短篇小說集《頓河故事》《淺藍色的原野》(後來又合為一集,統稱為《頓河故事》)。著名作家綏拉菲莫維奇在序言中指出,“肖洛霍夫同誌的短篇小說像草原上的鮮花一樣,生氣勃勃,色彩鮮豔。樸素,鮮明,所講的故事使人感同身受,仿佛就在眼前。語言形象,是哥薩克說話所用的那種富有色彩的語言。簡潔,而這種簡潔卻充滿著生活氣息,緊張和真實”,並預言作者“將會發展成一個可貴的作家”。此後,他相繼發表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1926—1940)、《新墾地》(一譯《被開墾的處女地》,1932—1958)、《他們為祖國而戰》(1943—1969,未完成),短篇小說《學會仇恨》(1942)、《人的命運》(一譯《一個人的遭遇》,1956—1957),並先後擔任蘇聯作協理事和理事會主席團成員、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蘇聯科學院院士、蘇共中央委員。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84年2月21日,肖洛霍夫逝世,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