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是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在俄國文壇活動了近60年,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一、生平與創作
托爾斯泰於1828年9月9日(俄曆8月28日)出生於俄羅斯圖拉省克拉皮文縣雅斯納雅· 波良納的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他2歲喪母,9歲喪父,由姑母撫養長大。1844年他入喀山大學東方語文係學習,次年轉入法律係。大學期間對哲學產生興趣,受盧梭和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的影響,對農奴製社會和學校教育不滿,於1847年退學回到雅斯納雅· 波良納,經營田莊,搞農事改革。改革失敗後,於1851年隨兄長到高加索服兵役。後來參加了克裏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任炮兵連長。這期間,他一邊參加戰鬥,一邊讀書並開始寫作。
1855年,托爾斯泰到了彼得堡,進入文學界,翌年退役,致力於文學活動。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旅行,訪問了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士諸國。1859年回國後,開始在雅斯納雅·波良納創辦農民子弟學校,把教育視為社會改良的重要途徑。1860年,托爾斯泰再度出國,到德、法、英、意和比利時做教育考察。1861年回國後,為了宣傳自己的教育思想,他創辦了教育雜誌《雅斯納雅·波良納》。
1861年的農奴製改革給農民帶來的是地主和資產階級的雙重壓迫。托爾斯泰認為“農奴製改革法令”是毫無用處的空話。1862年,托爾斯泰與莫斯科著名醫生的女兒索菲婭·安德烈耶夫娜結婚。從1863年起,他停止辦學和發行雜誌,開始埋頭於文學創作。
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俄土戰爭、連年的大災荒、第二次民主運動高漲的革命形勢,促使托爾斯泰加強了對周圍事物的關注。他訪問教堂、寺院、監獄、法庭,了解大災荒中農民的悲慘生活,並參加了1881年的莫斯科人口調查,在貧民窟目睹了底層人民的痛苦。這一切使他進一步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罪惡、封建專製製度和官方教會的反動,以及土地問題的嚴重性,促使他的世界觀發生激變。列寧指出托爾斯泰這個轉變的特點:“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來說,托爾斯泰屬於俄國上層地主貴族,但是他拋棄了這個階層的一切傳統觀點”,[1]轉到宗法製農民的觀點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