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外國文學史教程

第三節 巴爾紮克及其《高老頭》

字體:16+-

奧雷諾·德·巴爾紮克(1799—1850)是19世紀前期法國與西歐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被稱為“文學上的拿破侖”。

一、生平與創作

1799年5月20日,巴爾紮克誕生於法國圖爾市一個中等資產階級家庭。8歲進旺多姆教會學校讀書。他對學校的封建貴族教育不滿,一頭紮進書籍之中,獲取了宗教、哲學、曆史、物理、文學方麵的廣泛知識,受到了啟蒙思想的影響,並開始寫詩。1814年,巴爾紮克全家遷居巴黎。1816年,巴爾紮克中學畢業後,遵從父母的意願進入巴黎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並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見習生,還進修自然科學、哲學,並到索邦學院旁聽高級文學課程。大學的學習,使他具有自然科學、哲學、文學、法律等方麵的良好素養。律師事務所的幾年實習生活則不僅使他熟悉了民事訴訟程序,而且使他發現了“很多法律治不了的萬惡的事”,見到了社會的黑暗、腐敗。這一切,為他日後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819年1月,巴爾紮克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家裏想讓他進律師事務所,成為一個容易致富的律師,但酷愛文學的巴爾紮克決心當個作家。父母給他兩年時間,每年提供他僅夠維持巴黎最低生活水平的1500法郎。他租了一間寒傖的閣樓開始拚命地讀書、寫作。1820年,他的第一部作品——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徹底失敗,法蘭西學院院士、劇作家安德裏歐甚至斷定:“這位作者隨便幹什麽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文學。”

但倔強的巴爾紮克充滿自信,毫不迷信權威。既然悲劇不是自己所長,他還可以成為一名小說家。他調整了“戰略部署”。此時,父親業已退休,家裏經濟情況每況愈下,他的經濟供給也被斷絕。為了維持生計,他與市儈文人維耶格萊一拍即合,以“羅納勳爵”等筆名與之共同創作了一批怪誕、平庸、低劣的流行小說。這雖然使他浪費了不少時間,但也鍛煉了他布局謀篇、安排情節、塑造人物、吸引讀者的創作技巧。為了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以從事嚴肅的藝術創作,巴爾紮克開始經商。他當過出版商,開辦過印刷廠、鑄字廠,由於不善經營,生活又頗奢華,三年後,債台高築,欠款5萬法郎。這段經商、倒閉、破產、負債、債主臨門的經曆,使他同巴黎形形色色的人物廣泛接觸,更深入地認識了社會,深刻地領略了“金錢萬能”的威力和人與人之間**裸的金錢利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