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17世紀,歐洲各國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麵的發展極不平衡。英國在1640年至164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之後建立了共和國,1688年資產階級發動 “光榮革命”,建立君主立憲製國家,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英國從此加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一躍成為世界強國。法國在16世紀末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胡格諾戰爭,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強大君主專製國家,到17世紀中葉路易十四當政初期達到鼎盛。這一時期,君主依靠貴族的傳統勢力作為封建政權的基礎,同時又利用資產階級抑製貴族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君主為獲得資產階級的支持,采取重商政策、殖民政策和獎勵民族工業政策,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但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之間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它們勢均力敵,暫時各自獨立,統一存在於高度君主專製的政體之下。
除了英、法兩國外,當時大多數歐洲國家封建勢力異常強大,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十分落後。先前資本主義發展較早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在17世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西班牙與意大利的天主教勢力非常猖獗,它們發起反宗教改革運動,變本加厲地打擊新教徒;它們還通過宗教法庭、宗教裁判所等機構殘酷迫害先進的思想家和科學家,扼殺新思想,阻撓科學上的新發現,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西班牙對外失去了海上霸權地位,又連年陷入戰爭,而國內動**不安,經濟一蹶不振。意大利由於國際貿易航道的轉移,經濟上日益衰落;同時加上外國的侵略,國家四分五裂、戰亂頻仍,日益衰敗。德意誌在17世紀上半期遭受了“三十年戰爭”的毀滅性破壞,戰後分裂為三百多個封建小公國,政治腐敗,經濟衰退,國家長期處於落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