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調音樂在巴洛克時期迎來了自己的頂峰,而有資格站在頂峰上的巨人非巴赫和亨德爾莫屬。這兩座高聳的山峰為巴洛克複調音樂帶來兩種不同的體驗,一靜一動,一柔一剛。音樂學家保羅·亨利·朗在他《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中說道:“複調對巴赫來說是一種玄奧的掙紮,雖然他在最複雜的對位結構中手法無窮、舒展自如,但它總是叫他越走越深,仿佛尋找到音樂的最終奧秘;亨德爾的複調有近乎拉丁式的清晰和均衡,主要目的不是玄,是各種元素的有力構築。”盡管他們呈現的方式不同,但他們的作品對於複調音樂來說都是難得的瑰寶,是他們將德國弦樂藝術推向了最高峰,也是他們把小提琴的複調音樂元素寫到了極致。
一、將理性思維融入小提琴作品中的虔誠智者巴赫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被認為是用音樂與上帝溝通的使者,他音樂的全部意義在於表達對上帝的讚美和感恩。在深刻宗教感情的浸潤之下,巴赫形成了內斂、理性卻又充滿真誠且不乏創造性的性格,也使他成為一位受世人敬仰的音樂家。他的管弦樂作品充分預示著器樂作品此後在西方音樂史上地位的逐漸提高,其代表作《勃蘭登堡協奏曲》更是歐洲管弦樂史上的一座裏程碑。
巴赫的小提琴作品與他的所有作品一樣,都充分展示了他對於音樂嚴謹的態度,他將理性思辨的思想融入抽象感性的音樂之中,汲取了前輩和其他作曲家的創作技巧,融會貫通,形成了獨特的巴赫風格,因此,他的小提琴音樂中無不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巴赫從小受父親的影響開始學習小提琴,他的小提琴作品雖然隻是他眾多體裁中的一瞥,但對於小提琴藝術而言,他的貢獻無法估量,許多作品在生前未能得到世人的重視,如他1720年創作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組曲》,他去世後一直未被人發現,據說這部傑作的手稿是在1814年被人發現於聖彼得堡的一家奶油店的包裝紙堆中,1839年首次由維也納音樂學院教授費爾南德·大衛編訂出版,此後他的同胞、著名小提琴家約阿希姆首次演出並推廣了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