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一)未分組數據計算平均數的方法
當一組數據未進行統計分類時,若想描述其典型情況,找出其代表值,可計算算術平均數,公式為:
式中,∑Xi表示原始分數的總和,N表示分數的個數。
算術平均數的計算公式就是將所有的數據相加,再用數據的個數去除數據總和,很容易理解。另外,公式3-1中∑Xi的下角標有時可省略,寫為∑X。這個公式是計算平均數的基本公式,需要牢記。
【例3-1】 現有一組實驗觀測數據如下,計算它們的平均數。
25 27 28 27 25 29 30 34 32 33
解:根據題意,已知N=10,根據公式3-1:
(二)用估計平均數計算平均數
如果數據的數目以及每個觀測數據值(即數字)都很大時,應用基本公式計算較麻煩。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估計平均數(an estimated mean)可以簡化計算。具體方法是先設定一個估計平均數,用符號AM表示,從每一個數據中減去AM,使數值變小,容易計算。最後再在計算結果中加上這個估計平均數。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x′=Xi-AM
AM為估計平均數
N為數據個數。
【例3-1】中數據的結果可計算如下:設 AM=27
估計平均數的大小,可根據數據表麵值的大小任意設定,但其值越接近平均數計算越簡便。讀者可以另設一個估計平均數,作一個比較。AM值不同,但最終的平均數是相等的。
當數據編製成次數分布表之後,已看不到原始數據,在這種情況下,一般要使用次數分布表中各分組區間的組中值(XC)以及各組次數(f)的乘積和,代替公式3-1中的∑Xi來計算平均數。隨著計算機和統計軟件的普及和使用,目前,這種計算方法已很少使用。
【資料卡3-1】
使用次數分布表計算平均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