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統計分組(grouping),就是根據被研究對象的特征,將所得數據劃分到各個組別中去。對研究中所獲得的大量數據進行統計分組是對數據進行整理的重要步驟。
(一)統計分組前的準備
將數據進行分組前,先要對觀測數據做進一步的核對和校驗。校核數據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消除記錄誤差,以便使後續的統計分析建立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
在研究中,采用一定的觀測手段會得到大量數據。但是這些數據在獲得過程中,由於不同研究者掌握的觀測標準不同,觀測儀器的靈敏度不穩,以及觀測時某些異常因素的影響,都可以使觀測結果產生一些因過失而造成的誤差。因此,在對數據進行分組之前,要進一步核實,如果有充分的理由證明某個數據是受到了這些過失影響,那就要將這些數據刪除出去,以免它們影響對結果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切忌隨心所欲地刪除那些不符合自己主觀假設的數據。如果那樣做,不僅違背科學原則,還是缺乏科研道德的表現。
尤其在心理與教育科學實驗中,常常會收集到一些變異性較大的實驗數據。在進行整理時,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證明某數據是由實驗中的過失所造成,就不應輕易將其排除。如果要刪除它們,也應遵循三個標準差準則(簡稱3σ),即該數據是否落在平均數加減三個標準差之外,有關具體方法將在第四章介紹。對於不能解釋其產生原因的異常數據,都應遵循這個準則取舍。
(二)統計分組應注意的問題
1.分組要以被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為基礎
麵對大量原始數據進行分組時,有時需要先做初步的分類,分類或分組一定是要選擇與被研究現象的本質有關的特性為依據,才能確保分類或分組的正確。在心理學與教育學研究方麵,專業知識的了解和熟悉對分組的正確進行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學業成績研究中按學科性質分類,在整理智力測驗結果時,按言語智力、操作智力和總的智力分數分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