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史任何一個時點上的所有語氣詞聚合就構成一個語氣詞係統和多個子係統,子係統又包括陳述語氣詞係統、疑問語氣詞係統、感歎語氣詞係統、祈使語氣詞係統等。在漢語的曆史長河中,不僅僅是語氣詞大係統,就是各子係統也經曆了一係列變化。
(一)語氣詞係統體現出相對的穩定性
雖然自先秦以來,語氣詞就在不斷地衍生與演變,但是從前麵對戰國末漢初、南北朝、晚唐五代三個時段語氣詞係統的考察可以發現,語氣詞係統體現出相對的穩定性。這種相對的穩定性表現在:① 雖然單個語氣詞處在不斷地變動中,但是那些核心語氣詞一直比較穩定,這種穩定一方麵指使用頻率的穩定;另一方麵指語氣義的穩定。核心語氣詞的相對穩定保證了語氣詞係統的相對穩定。② 語氣詞係統的四個子係統中,陳述語氣詞係統、感歎語氣詞係統、疑問語氣詞係統三個子係統自先秦以來就存在,且內部成員都沒有很大變化(隻是疑問語氣詞係統中“無”體現出極強的生命力);祈使語氣詞係統是唐代才出現的,內部成員主要有“好”“著”等,但使用頻率都不是很高。
因而從語氣範疇的角度來說,陳述語氣詞係統、疑問語氣詞係統、感歎語氣詞係統三個子係統是比較穩定的,而祈使語氣詞係統就顯得不夠穩定。說祈使語氣詞係統不夠穩定,一方麵源於它出現的時間晚;另一方麵就是現代漢語普通話中,都沒有一個專門的語氣詞用於祈使(“好”“著”等現在主要存在於一些方言中)。
(二)語體變遷導致語氣詞係統的變化
語體不同,語氣詞的使用情況也存在差異,這是一個顯然的規律。而語體差異又可以從兩個層麵來看:一個是文言和白話、口語和書麵語的差異;另一個是更細微的語體(文體)劃分,如對話體、敘述體、文藝語言、科學語言等。關於後者,近年來一些學者進行了一些頗有價值的討論(有關分析可以參閱張伯江[3]、裘燮君[4]),也曾經對先秦不同文體文獻中語氣詞的使用情況進行過考察。不過我們認為,雖然不同語體(或文體)之間語氣詞的使用情況不一,但是這些並不會對語氣詞係統造成很大影響。比如某一語體(文體)中較少使用語氣詞,並不等於這一時期語氣詞就較少使用,隻是表明語氣詞在不同語體文獻中的分布和使用頻率有差異而已。何況很多文獻中,各種語體風格的語言交雜,很難準確將它們一一區分開來,即無法達到細微化和精確化。我們對語氣詞係統的考察是建立在多文獻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我們討論語體對語氣詞係統的影響時,不太關注不同語體文獻中語氣詞的使用差異,考察的主要是文言至白話的變遷對語氣詞係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