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先秦至唐五代語氣詞的衍生與演變

三、從語義和句法差異看“無”對“不”的取代

字體:16+-

先秦以來就出現了“VP不”式,而後“否”“未”“非”等陸續進入“VP-neg”格式[11]。“VP-neg”諸式中,以“VP不”式的出現最早,使用頻率最高,“VP無”式的出現最晚;但是恰恰是“無”字後來取代“不”並徹底語法化為語氣詞“麽”,這是什麽原因呢?

吳福祥認為“無”進入“VP-neg”式是為了解決問語和答語、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間的不對稱矛盾,這一觀點當可以肯定,同時也表明“不”處於半虛化狀態[12]。我們也發現了很多這方麵的例證,如:

(14)心有是非不?答:無。心有去來處不?答:無。心有青黃赤白不?答:無。心有住處不?答:心無住處。和尚言:心既無住,知心無住不?答:知。知不知?答:知。(唐·神會《神會和尚禪話錄》[13])

但是吳福祥的觀點隻能解釋“無”對“不”的替換,卻不能充分解釋何以“無”的語法化能夠最終完成。相較於“不”,它的優勢在哪?我們嚐試從語義和句法兩方麵作一個簡單分析。

“不”在漢語史上一直是一個對動詞性結構進行否定的主要否定副詞,即使出現在“VP不”式反複問句中,語義上“不”後往往隱含了一個“VP”,因而仍可看作是對其前“VP”的否定,“VP不”也可以變換為“VP不VP”。後來“不”開始虛化,否定意味逐漸減弱,疑問語氣逐漸增強,但是在人們的語言心理中,“不”總帶有或弱或強的否定意味(參見第三章)。“無”最初是一個動詞,為“有”的反麵,常與名詞構成“無NP”,或者直接否定“有”,構成“無有(NP)”,這時的“無”已經虛化為副詞。南北朝以來,“無”開始進入反複問格式,構成“有(NP)無?”,語義上“無”也是對“有”的否定。而後隨著詞義泛化,“無”前的動詞不限於“有”,而擴大到一般動詞,同時“無”的句法地位也逐漸提升到整個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