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從否定詞演變為語氣詞,這一過程既是它詞義泛化,同時也是“VP無”句式主觀性逐漸增加的過程。這點從句式分化的結果可以看出:反複問句→反複問句、是非問句、測度問句、反詰問句,這四種句式的主觀性差異較大,反複問句屬於典型的有疑而問,疑問程度很高,問話時也不帶傾向性;其他三者句式的疑問程度則都較反複問句要低,且帶有不同程度的傾向性。關於“無”演變為語氣詞的機製和原理,楊永龍討論得比較深入[9],主要如下:
詞義泛化。“無”秦漢時期多用於“有”前,在中古譯經中,出現了較多“有N+無”式,如前麵例(1)的“有劇我者無”。入唐以來,“無”使用範圍擴大,前麵的動詞從“有”擴展到“存、在”等存在義動詞,並進而擴大到其他非靜態動詞。如“知爾素多山水興,此回歸去更來無?”(劉商《送劉寰北歸》)中唐以後,“無”的語義進一步泛化,組合能力進一步提高,“無”的轄域擴展到“Aux+V(O)”(Aux即auxiliary,與時、體、態有關的助動詞、副詞等)。如“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至此,“無”的否定域從“有”的賓語,進而到存在義動詞、其他動詞,再到這個小句,隨著時間的推移,否定的層級逐漸提高;句法上,“無”的組合能力逐漸增強,結構層次逐漸向句子層麵提升,並最終演變為語氣詞。
主觀化。從中性問到無疑而問。最早的“有+N+無”屬於典型的反複問句,不帶有言者的傾向性,疑問程度非常高。如“舍利弗複問女:‘有佛法無有佛法,有異無?’”(西晉·竺法護《佛說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後來,“VP無”式慢慢帶有了一定的傾向性,尤其當VP前有能夠反映言者主觀態度的助動詞時更明顯。如“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無?”(權德輿《送孔江州》)而後“VP無”開始可以表示測度問,言者對答案往往已有所知,因而疑問程度很低,言者的傾向性非常明顯,典型的句式為“莫……無”。如“擬提社酒攜村妓,擅入朱門莫怪無?”(白居易《令公南莊花柳正盛欲偷一賞先寄》)當言者為了表達比較強烈的感情色彩時,往往采用反詰句,這屬於無疑而問,這時的“無”已經徹底喪失了否定意味,而表達言者的主觀性。如“向佛未出世時體會,尚自不得一個半個,是伊與摩,驢年得一個半個摩?”(《祖堂集》卷十四)“無”主觀性的增強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不同等級構成一個連續統(continu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