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耶”並非同一個語氣詞,那麽譯經中“那”“耶”的異文該如何解釋,“那”的來源又是怎樣呢?
首先,“那”“耶”的字形相近,在文獻傳抄時易造成誤寫;其次,“那”應該是魏晉南北朝剛剛產生的一個語氣詞,最初隻在口語中使用,並帶有方言色彩,“那”在文獻中的使用頻率不是很高,數量不能與“耶”相比,因而很多情況下讓人誤以為是“耶”的誤寫,“傳抄者不一定都對‘那’能夠理解、接受,猶疑徘徊之餘,不免想當然地把‘那’改作了形近而習用的‘耶’字”[9];還有另一可能,就是“那”在口語中大量使用,隻是中土文獻以典正的文言為主,因而沒有充分地體現出來,唐代以來,隨著“那”使用的增多,就罕見“那”“耶”異文的用例了。
“那”源於口語,那麽它的來源怎樣呢?江藍生曾認為“那”是上古漢語語氣詞“爾”的音變[10],但是從已揭示的語言事實來看,“爾”隻出現在帶“何”“曷”等疑問詞的特指問句中,而“那”卻主要出現在沒有疑問詞的是非問句或是非問形式的反問句中。另外兩詞的語氣義也不同,“爾”主要表提示語氣(參見本書第二章相關論述)而“那”則主要表示感歎、驚怪語氣。
目前“那”的源頭還不得而知,它最初出現在魏晉南北朝的口語文獻中,因而我們暫且把它當作口語中的一個記音字,與指示代詞“那”當然也沒有任何淵源關係。
[1] 〔日〕太田辰夫:《中國語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第333頁。
[2]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452頁。
[3] 朱慶之:《關於疑問語氣助詞“那”來源的考察》,《古漢語研究》1991年第2期。
[4] 柳士鎮:《魏晉南北朝曆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第263~2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