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先秦至唐五代語氣詞的衍生與演變

三、嚐試語氣詞“看”

字體:16+-

嚐試語氣詞“看”出現於魏晉。如:

(1)婦怪不語,以手摸看,謂其口腫。(蕭齊·求那毗地《百喻經》卷四)

(2)皮嚐看,若不大澀,杬子汁至一升。(《齊民要術》卷九)

上兩例一出自譯經,一出自本土文獻,“看”都沒有“瞻視”義,而表“試探;嚐試”語氣。

對嚐試態語氣詞“看”的研究,始自張相[23]、陸儉明[24],而後激起了很多學者的興趣,現在有兩點學界已經形成共識:① 嚐試態語氣詞“看”產生於魏晉南北朝,是從表測試義的動詞虛化而來;② 最初是因為“看”的詞義發生了變化,由表示視覺動詞的“瞻視”擴大使用範圍,抽象成一切用感觀測試的動作,從而促使“看”的組合關係、語法功能發生相應變化,最後虛化為語氣詞的。

已有的語法化事實表明,一個實詞或結構式發生語法化,詞義的虛化和句法結構的變化是相伴隨的。一些語法化是句法結構、句法位置引起的,比如漢語介詞源於動詞,就是因為一些動詞在句子中居於次要動詞地位,動詞性逐漸減弱從而語法化,漢語述補結構的產生也是如此;而另一些語法化則是導源於詞義的變化,而後引起句法結構的變化,“看”的語法化屬於後者。

不管語法化的最初動因是什麽,合適的句法環境必不可少。“看”作“瞻視”義動詞時,後麵可以帶賓語。如:

(3)無聚會群輩,無看視門戶,此則謂專心正色矣。(《後漢書·列女傳》)

“看”在這一句法位置不可能發生語法化。又如:

(4)女複白言:願王往看,王尋往視,審是太子。(元魏·慧覺《賢愚經》卷九)

這類“看”最初的語義也是“瞻視”,不過與例(3)明顯的區別在於:例(3)“看”處於動賓結構中,而例(4)“看”位於連動式的後一動詞位置。嚐試語氣詞“看”正是源於這類“看”的虛化。路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