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東漢魏晉南北朝語氣詞概況
一、社會、語言概況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一個社會動亂極其頻繁的年代,朝代更迭、戰亂以及南北分裂、民族矛盾、人口遷徙等這些都對當時的語言使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尤以人口遷徙及社會文化的變遷對語言的影響最大。這一時期人口遷徙一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北人南下,史書上也多有記載[1]。戰亂和分歧,使南北形成南方通語和北方通語的差異[2],但是大規模遷徙的人口又給南北方言的接觸、融合提供了一個契機。此外,中原與西北各少數民族的交流日益增多,這也大大促進了中國文化的融合,如明代陳第在《讀詩拙言》中所雲:“自五胡亂華,驅中原之人入於江左,而河淮南北間雜夷言,聲音之變或自此始。”[3]
漢語的言文之別,可以上溯到先秦,但是直至漢代,一直都沒有在文獻中得到反映[4],究其原因,可能如阮元在《文言說》中所雲:“古人以簡策傳事者少,以口舌傳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為一言,轉相告語,必有愆誤,是以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於記誦,無能增改,且無方言俗語雜於其間,始能達意,始能行遠。”但是漢譯佛經的傳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狀況。這一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大量的佛典被翻譯成漢語[5]。漢譯佛經是一種混合漢語,即漢語的一種特殊變體,如朱慶之所說:“翻譯畢竟不同於一般寫作,言語片段可以長短不拘,文體也可以根據作者的功底和喜好隨意選擇,它受原典在語言風格和容量以及意義上的嚴格製約,往往迫使譯者進行大量的言語創新以滿足翻譯的臨時需要,這就促使了具體特殊語言風格和詞匯係統的‘混合漢語’的產生。”[6]俞理明也認為漢譯佛經:“既不同於口語又區別於傳統文言的新型書麵語,是以漢魏以來的民族共同語為基礎,反映的主要是南北朝以前口語的古白話。”[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