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個與“矣”相對的語氣詞,關於“矣”“也”的區別,學界觀點基本相同,此處引王力的一句話略加說明:“如果說‘也’是靜態的描寫的話,那麽,‘矣’字就是動態的敘述,它告訴人們一種新的情況。”[10]“也”的本義《說文》有一個注解:“也,**也”,語氣詞的用法是假借而來的,在出土的古文字中或作“施”,或作“殹”[11]。如:
(13)寡人聞之,事少如長,事愚如智,此易言而難行施。(中山王鼎)
(14)則上逆於天,下不順於人施。(中山王壺)
(15)……禮使介老將之,以自救殹。(詛楚文)
(16)燔墜事,雖無會符,行殹。(新郪虎符)
句末語氣詞“也”可以位於小句末,表提頓語氣,兼有話題標記功能。如:
(17)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德經》)
(18)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論語·學而》)
也可位於整個句子末,表靜態的判斷或確認。如:
(19)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論語·憲問》)
(20)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莊子·天地》)
間或也有“矣”“也”混用的。如:
(21)有天下之美聲色於此,不義則不聽弗視也。有天下之美(臭)味於此,不義則弗求弗食也。居而不間尊長者,不義則弗為之矣。(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
“兮”一般也認為是記音字,其語氣如楊伯峻所說:“或在句中表停頓;或在句末,歌唱時起舒緩遲延作用。”[12]李先耕認為《詩經》中的“兮”字主要是用深長的拖腔來吟詠詩人情緒的激動或興奮,即主要是一個詠歎詞[13]。“兮”字的使用確實能使詩歌韻味悠長、易於將詩人那種深長而又激憤的心情烘托出來。試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