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氣詞“雲”的形成過程
典型的語氣詞“雲”出現於漢代。如:
(1)公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漢書·地理誌》)
(2)君子亂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遠日益雲。(《春秋繁露·曾子立事》)
(3)天子為塞河,興通天台,若有光雲。(《史記·孝武本紀》)
上麵三例“雲”都為語氣詞,例(1)表“聽說”,例(2)表“不置可否”,例(3)表“不確信”。
關於語氣詞“雲”,前人一般稱為“語已詞”,隻有南宋洪邁在《容齋續筆》中表述比較清楚:“予觀《史》《漢》所紀事,凡致疑者,或曰‘若’,或曰‘雲’,或曰‘焉’,或曰‘蓋’。”而對“雲”語法化過程及機製進行深入討論的是穀峰《從言說義動詞到語氣詞》[29],因而本節對“雲”語法化的描述主要采用穀峰的觀點,隻是在框式結構“曰……雲”的形成上,我們與他的觀點有所不同。
言說義動詞“雲”始見於《尚書》,最常見的用法是直接帶內容賓語,“雲”後的引語則通常是轉引或重複已有的話。如“雲不可使,得罪於天子;亦雲可使,怨及朋友”(《詩經·小雅·雨無正》)中的“雲”為核心動詞(head verb),這一語義句法框架不利於“雲”的語法化。不過春秋戰國之交“雲”開始後置。如“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其音雲’”(《左傳·僖公二十九年》),這屬於賓語的臨時易位,內容賓語成為注意的焦點(figure),而“(NP+)雲”退隱為背景(ground)。因此,前景凸顯(figure salience)是“雲”語法化的動因。如“歲雲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左傳·僖公十五年》),此例為“內容賓語+雲”,無法說成“雲+內容賓語”,這樣的句法框架更利於“雲”向語氣詞虛化。戰國以後,“雲”前的內容賓語全由動詞性結構充當,句子的語義重心逐漸有前移的傾向,“雲”詞義弱化。如“然而吾弗為雲者,豈不為過謀哉”(《戰國策·趙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