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人之研究
語氣詞“已”早在春秋戰國之交就出現了。如:
(1)亦各言其誌也已矣。(《論語·先進》)
(2)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
關於其來源,前輩學者多指出源於動詞“已”的虛化,如呂叔湘[2]、郭錫良[3]、孫錫信[4]等。至於語氣義,則一般認為和“矣”相當,如裴學海所說:“‘已’與‘矣’同音故同義”[5];馬建忠也說道:“‘已’,語終辭,與‘矣’同義。”[6]李宗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語氣詞“已”的來源、形成途徑以及語氣義進行了較細致的分析,簡述如下:
“已”本為動詞,有“停止、結束”義,如“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易經·下經》);而後“停止”義虛化為“算了、罷了、可以了”義,後麵可接其他語氣詞“矣”“焉”,如“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論語·陽貨》);也可接在其他語氣詞後麵,如“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論語·陽貨》);“已”如果繼續虛化就有了“而已”的意思,表示限製的語氣,如“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孟子·公孫醜上》);有些“而已”也可以換作“已”,如“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7]
“已”虛化為語氣詞後,大多相當於“矣”,還有一些和“也”差不多。如“觀國之治亂臧否,……是貪主已……是暗主已”(《荀子·富國》)。此例“已”就相當於“也”,因為主語為指代詞“是”,謂語為動詞性結構,用來說明原因目的等。如果主語為名詞性成分,謂語也是名詞性成分,即一般所說典型的判斷句,句末“已”也相當於“也”,如“先王之道,則堯舜已;六貳之博,則天府已”(《荀子·大略》)。又如例(2)“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淮南子》在引用時就將“斯不善已”改成了“斯不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