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主要討論主觀性對語氣詞“焉”形成的影響。主觀性指的是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度和感情。漢語的語氣詞詞匯意義空靈,遊離於句法結構之外,但是卻是言語交際中不可或缺的一類詞,因為它們表達的就是言語交際者的主觀情緒和態度,在語用層麵作用於言語的受眾,因而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主觀性對語言的影響稱之為主觀化。主觀化既是一個共時的概念,也是一個曆時的概念,指的是語言為表現主觀性而采用相應的結構形式或經曆相應的演變過程。也可以認為,主觀化是一種語義——語用的演變,即意義變得越來越依賴於說話人對命題內容的主觀信念和態度。我們通過對“焉”語法化的分析發現,伴隨這一語義——語用演變的是“焉”句法地位的下降和語用功能的增強。這一過程其實包含兩個方麵:一是指代功能逐漸減弱,在句法結構上地位下降;二是句式的語氣逐漸附著到語氣詞上,詞匯的主觀性逐漸增強。這兩個方麵又是雜糅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在指代功能減弱的同時,語氣功能在逐漸增強。
(一)《左傳》(前八公)中的“焉”
語氣詞“焉”大致在春秋末或戰國初就出現了,《左傳》(前八公,下同)中“焉”已有了較典型的語氣詞用法。之前的今文《尚書》中共有四例“焉”,錢宗武認為都是語氣詞[21],而據我們分析,“焉”字仍是指代詞。如:
(1)今日之事,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尚書·牧誓》)(——愆:超過;止齊:止而齊,即整頓隊伍。)
(2)為壇於南方,北麵,周公立焉。(《尚書·金滕》)(——立:位。)
上麵兩例的“焉”具有明顯的指代性,都可譯為“於此”。
關於語氣詞“焉”的來源,呂叔湘的分析很有見地:“表示語氣的‘焉’字並不是和指示地方的‘焉’字沒有關係,我們不妨說前者是從後者變化出來的。‘焉’字實講是‘在那兒’,而‘焉’字所表語氣正是這種帶點指示引人注意的語氣。”[22]呂先生指出了指代詞“焉”和語氣詞“焉”的共性:提示、引人注意。後來劉曉南擬測了指代詞“焉”虛化為語氣詞的途徑:“由於常用於句末煞句,語感上確實已寓有語氣詞作用。但還不是純語氣詞,一般看作兼詞。‘焉’的語氣詞用法,從這裏引申而來。第一步是指代含糊重複化,而後從充當冗餘成分再進一步虛化為無所指代,就成為純語氣詞了。”[23]兩位先生指出了指代詞“焉”發展為語氣詞的途徑和原理,隻是過於簡單,“焉”語法化的過程和機製也不是很清楚。本節重點討論“焉”語氣義的形成過程,即“焉”是怎樣從句法範疇(指代)進入語用範疇(語氣)的,以及“焉”語法化過程中什麽因素在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