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產生於先秦、在中古得到較大發展,而後一直延續使用到清代的語氣詞,學界對“者”的認識還不夠深刻,特別是它產生的具體時代、途徑以及假設語氣義的由來等。語氣詞“者”源於指代詞“者”的虛化,這點為學界之共識,但是對於形成的具體時間、途徑及機製,卻大多語焉不詳。這樣,對一些具體語料的分析就存在較大分歧,比如“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論語·公冶長》)中的“者”是指代詞還是語氣詞,不同學者可能就有不同處理。從現有資料來看,語氣詞“者”源於指代詞“者”虛化的觀點當可以肯定,但是問題並沒有全部解決,結構助詞“者”也是從指代詞“者”發展而來,那麽哪些指代詞“者”演變為了語氣詞、哪些又演變為結構助詞或保留了指代詞的用法呢?指代詞“者”虛化為語氣詞的途徑、時間層次及句法環境還有“者”的語氣義是什麽呢?
帶著以上問題,本節從曆時角度對“者”的發展演變進行了考察,並試圖在理論上進行解釋。
(一)商周至戰國初的指代詞“者”
在商周金文中,“者”主要假借為“諸”,“者侯”即“諸侯”。在今文《尚書》中,“者”字共6次,都是指代詞。如:
(1)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夏書·胤征》)
(2)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商書·仲虺之誥》)
“先時者”就是“先於規定時間到達的人”,“不及時者”就是“不按時到達的人”,“能自得師者”就是“能夠得到軍隊擁護的人”,“謂人莫己若者”就是“認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的人”。“者”字居於中心語位置,前麵的動詞性結構做“者”字的定語。這類“者”都是表示轉指的後置代詞,指代性非常強。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把這類“者”字結構記作“VP者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