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夫蓋尼·穆拉文斯基(1903—1988)曾被視為蘇維埃意識形態的一麵旗幟。李歐梵在一篇采訪裏曾回憶20世紀60年代穆氏訪美的盛況,“……個子高高的,樂團就像機器,當時真感到外星人來了”。然而,把音樂演奏得背離了人的一般承受力,是否意味著“冷戰”思維對音樂的一種占領呢?或者,慣於風卷殘雲、摧枯拉朽的列寧格勒愛樂樂團,久而久之已經化身為一種和蘇維埃美學風格互為表征的音樂生產流水線?現在能看到的各種大雜燴式的穆氏唱片中,蘇聯國內錄音部分音效良莠不齊,好在穆氏對聲樂罕有涉及,管弦樂領域,他也不是貪多務全的涉獵者。本文對穆氏唱片梳理歸納的幾方麵,不妨看作貼近穆氏的幾個切入點。
柴科夫斯基,DG的綠色奇跡
1960年9月至11月間,出訪西歐的穆氏在倫敦的溫布裏鎮為DG公司錄製了柴科夫斯基的後三部交響曲,唱片史的老柴一章卻因此翻開輝煌一頁。CD時代,它做成的兩張套正價片成為DG的鎮山之寶,封麵綠色一片,淡淡的穆氏側麵肖像浮雕般泛出莊嚴和沉靜。這套唱片創下了穆氏錄音的音效之最,甚至連他80年代在埃拉托唱片公司(以下簡稱ERATO)的那些唱片都無法匹敵,而且,彼時列寧格勒愛樂正處於巔峰期。“冷戰”武器恰恰依賴於對手的技術獲得完美再現,其中寓意頗為深遠。
如果把這套唱片一口氣聽下來,毋寧說,它是一部宏大的連成一體的巨型交響曲,激烈、嚴酷的淩駕於樂隊之上的銅管呈現,樂隊的外形不是上揚而是水平的鋪展,音調寬闊柔厚,速度、強弱、節奏的變化驚人的自如而迅猛。那種風格高度統一的演奏,很自然地使人想到,老柴以呈現內心世界矛盾為要旨的後三部交響曲,乃是一個同質不同形的心靈投影的三重疊加,“第四”裏狂暴的命運擊打順利地被轉移,“第五”裏的命運消解相對陰鬱無望,自我排解的味道濃了,“第六”則是誇張到極點的第三次書寫,驚天動地地掙紮成了主導印記,整個三部曲構成一個神經質的理想主義者的幻滅之路,但其驚人的雄強和緊迫,讓幻滅如此靠近崇高,讓沉痛如此靠近絢爛,又讓告別如此靠近再生,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不過現在看來,最無法忘懷的,反而是這套錄音的柔軟部分,比如“第四”次樂章的雙簧管吟唱、“第五”次樂章的圓號抒懷,而“第五”的圓舞曲樂章弦樂起奏和“第六”首樂章第二主題亮相的片刻弱奏,那種聲音宛若消散滲透於空氣中緩緩飄進心田,絕非常見的靜靜傳遞,這時的穆拉文斯基,才是真正難以企及的。DG的錄音師卡爾-亨茨·施耐德捕捉了穆氏軍團最細微的溫情表達,此後,這樣高質量的技術支持再沒有在穆氏身邊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