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洗耳恭聽:讀懂音樂大師

伯格曼的薩拉邦德

字體:16+-

20世紀的電影導演,像英格瑪·伯格曼這樣有意識地運用音樂素材來加強作品表現力,甚至直接拿來詮釋、在膠片裏再現經典曲目的,極為罕見。音樂,構成了他的作品的重要元素。本文的立足點則在羅列其人與音樂文化的關係,以見出他的獨特。某種程度上,伯格曼作品序列的兩大主題—“上帝是否存在”和“家庭關係”就像交響樂的主副部兩個主題一樣,一直被他的作品群展開著、交織著、變奏著。

伯格曼的絕唱,完成於2003年的《薩拉邦德》,片名就借用了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裏的薩拉邦德舞曲之父。影片其實是一出舞台化的十幕劇,講離異30載的兩個老人重逢的故事,另外還涉及老頭和兒子、孫女的糟糕的親情關係,那個即將離家報考音樂學院的孫女專攻大提琴,片裏她有一段獨奏,拉的就是巴赫“大無”的第五組裏的第四段薩拉邦德,這一段孤漠與淒清的訴說,配合著“人與人的溝通隻是一場幻夢”的影片主題。用電影表達人際關係疏離的導演多了去了,想到用巴赫淡然如清煙的旋律線條作陪襯來觸動心弦的,隻有伯格曼,這也見出了他的格調。

其實很久以前,這一段薩拉邦德就已經被伯格曼用過一回了,那是在1971年的《哭泣與耳語》中。那部片子,講三姐妹裏的兩個給另一個送終的故事,生者與死者的關係頗為複雜,死者咽氣後,兩個生者走到門口,有一段突發的互訴衷腸的戲,伯格曼故意把她們的說話聲隱去,畫外音換成這段薩拉邦德,那簡直是對所謂的手足之情的冷眼嘲諷和深深的憐憫。巴赫的器樂作品不像浪漫派,應該說本身的情緒並不外露,到伯格曼手裏,它卻成為一把鋒利的閃著寒光的刀,直指現代人孤獨無助的靈魂軟肋,令人無計遁逃。他對巴赫作品青睞有加,顯示了他的音樂修養,當然,也顯示出巴赫的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