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主流銀幕,大有古典音樂回潮之意。《社交網絡》裏賽艇角逐一段,配的是格裏格的《培爾·金特》組曲裏“在妖王宮中”一段;《國王的演講》裏如果少了莫紮特的單簧管協奏曲和《費加羅的婚禮》序曲,在壓軸演講裏少了貝多芬第七交響曲次樂章的烘托,少了結尾國王走向民眾時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的次樂章,不知要減去幾多光彩;看阿倫諾夫斯基導演的《黑天鵝》,又如何能忽視老柴的芭蕾《天鵝湖》的存在?
芳婷是誰?
《黑天鵝》裏,一群“天鵝”在化妝間裏爭論台柱貝絲的去留,尼娜歎息道,“她那麽美”!馬上有人搶白,“我奶奶也不醜啊”。尼娜反唇相譏,“瑪戈·芳婷不是跳到50歲麽?”
尼娜的偶像瑪戈·芳婷(1919—1991)出生在上海,1935年在倫敦首演《天鵝湖》成名,到1978年退休前,一直是英國首席芭蕾演員,得過女爵士封賞,其單立腳尖22秒的神功至今無人逼近。1964年,芳婷和小她20歲的俄羅斯人努裏耶夫在維也納合作的一台《天鵝湖》,謝幕達到神話般的89次。細加觀賞那台《天鵝湖》的現場DVD版,發現瑪戈·芳婷的白天鵝自是白璧無瑕,她的黑天鵝,竟也是溫存嫵媚得恰到好處,並無明顯的邪勁和狠勁—這裏存在著對於黑天鵝的不同理解問題,最普遍的一種定位,是把她當成“模仿白天鵝誘騙王子的壞女人”,但放眼這幾十年的國際芭蕾舞台,把她演成“靠本身魅力和個性打動王子的女子”的例子也層出不窮—不過這在《黑天鵝》中托馬斯團長眼裏,恐怕上不得台麵,這點上說,團長對黑天鵝貌似新潮的理解和要求,仍然不免老套,他那“真愛才能解除魔咒”的觀點,不過是逢迎某種當代趣味的論調罷了。
把芳婷掛嘴邊的尼娜,原先是打算憑自己溫和純潔一路的演技,在《天鵝湖》裏混個出人頭地的,但她錯了,錯在她對當代市場口味變化的無意識,錯在她演技之外應變能力的薄弱,歸根到底,是錯在對現實人生的準備不足和無所適從。這也罷了,偏偏她28歲了還沒有跳上主角,偏偏她有一個對她寄了全數希望的同行老媽,偏偏舞台又是她的全部,偏偏她體內壓抑已久的某種欲望一直在尋找出口,偏偏團長感覺良好的市場嗅覺要求她,“完美不是控製出來的,是爆發出來的”。換言之,她內心一切邪惡凶險因素的喚起,源於她那被不擇手段過度激發的成就(市場認可)期待,她的命運不成了今日古典藝術困境的一個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