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前,市麵上開始出現台灣福茂公司翻版的DECCA唱片,因為錄音不俗價格親民,一時受眾可觀。魯普就是那陣子進入視線的,那是一張貝多芬“月光”、“悲愴”、“華倫斯坦”合集,封麵是他獨坐於月光下沉思,一把濃黑的大胡子。對照受熱捧的吉列爾斯,這個晚輩所彈的貝多芬一點不落下風,吉列爾斯沉重嚴峻,魯普寬闊坦**心如明鏡,有冥想氣質又有豐富的色彩流動。這以後,每有魯普唱片或文字過眼,總不願放過。他至今流傳的錄音才十幾張CD的容量,曲目也限定在德奧浪漫派的範圍,如此自律自知,表明對藝術,他是早就有了定見的。
拉杜·魯普(1945—)是羅馬尼亞人,早年跟隨李帕蒂的老師穆濟切斯庫學琴,1963年到莫斯科音樂學院師從蘇俄學派巨匠海因裏希·涅高茲,涅高茲一年後作古,魯普轉而投到其子小涅高茲門下,先後贏得1966年美國凡·克萊本比賽、1967年本國埃乃斯庫比賽和1969年英國利茲比賽頭獎。理論上講,魯普和裏赫特、吉列爾斯、貝爾曼等師出同門,但細細打量唱片,魯普講究的是琴音的微妙、透明與流暢,令人感到更接近於李帕蒂,他並且追求強弱音的對比及明暗的變化。唱片裏的魯普,其美學品格更像來自西方世界。
流水不爭先的樂聖造型
魯普得自涅高茲的影響有限。且聽涅高茲的貝多芬“月光”,速度處理較快,節奏和韻律感令人讚歎,風格類似費舍爾和巴克豪斯,而魯普的彈法,是向著浩淼之境而去的一次精神出遊,通篇都是音樂結構被淡化後的愉悅和沉溺。在貝多芬奏鳴曲名家輩出的背景裏,魯普提供了一個完全放鬆的耽於幻想的樂聖造型,這就很不尋常。再聽“悲愴”,第一樂章的多處停頓和延長,大有施納貝爾遺風,遺憾的是樂曲開首的和弦彈得很乏力,不過這個“悲愴”的慢板仍可稱獨步當世,不光是沉著緩慢的外表,更有內在的一種升騰到空寂裏去的自然之流,它的另辟蹊徑,和切利指揮的交響樂慢板,仿佛有著形式上的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