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在公元前3世紀末葉以前,沒有自己的曆史作品。也就是說,羅馬曆史已經發展了500餘年,羅馬的國家也業已從意大利的征服者變成了地中海的霸主,但反映這一過程的曆史著作一直沒有出現。當時羅馬人有的是:固有的社會基本單位氏族和家族原有的傳統、記錄、信物、紀念物等,例如祖先的臘製麵具、葬禮演說辭、家譜、氏族或家族大事記等。羅馬人通過這種族譜和傳統記錄把自己和祖先聯係起來,以先人為典範,激勵後人虔敬祖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據薩魯斯特記載:昆圖斯·馬克西姆斯、普布利烏斯·西比阿和其他著名人物都宣稱,“每當他們看到自己祖先的麵具時,他們心中都會不由自主地鼓起追求德行的勇氣。”每當他們回憶起祖先的豐功偉績,常常會“**勃發,直到他們自己的勇敢行為趕上他們祖先的聲譽和榮耀為止。”[1]當然,上述記錄都很簡潔,也沒有經過係統的整理,因而隻能算作是史料而已。
在羅馬人看來,“早先的曆史不是什麽別的,隻是一種年代記匯集”。匯集所記的內容包括農業情況、氣候、天災、異兆、占卜、公共祭祀、宗教活動、選舉以及在職高官姓名等。記錄由大祭司集團負責、積累保存,史稱大祭司年代記。西塞羅說:“為了保存對公共事件的記憶,自羅馬建業開始直至大祭司普布利烏斯·穆基烏斯(Publius Mucius),大祭司把每年發生的所有事情寫在白板(tabula alba)上,置於宅前,以讓人民熟知其事。”[2]
大祭司年代記因為內容散亂、簡單,所以常常為老加圖等學者所不恥。加圖認為:曆史學家在大祭司年代記中找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因為這些年代記隻記錄災荒、日月蝕和其他預兆。[3]但從曆史學發展的層麵上看,大祭司年代記的原生性和導向性作用不應忽視。因為它是拉丁文化的本源,是拉丁民族文化自身演進的結果。羅馬史學之所以長期帶有編年史特點,與早期形成的這種年代記顯然有著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