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與抒情相關的表現理論,試圖通過人的內在情感的主觀表現來解釋藝術,那麽,與敘事相關的再現理論則試圖通過藝術所再現的外部世界來解釋藝術。恰如抒情詩與表現理論關係密切一樣,敘事與再現理論關係密切。
生活中很多講故事的人喜歡用這樣的話開頭:“在我生活的村子”或是“在我生活的街道”。這是典型的想在故事中營造一個真實的生活場景的例子。許多小說也故意營造這種真實的生活場景,直接說明故事發生的年代和地點。在曆史小說中,人物甚至也是曆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不管是一般讀者,還是專業的批評家,一般而言,麵對一篇說明了真實的場景與年代的小說,人們很難不去將小說與現實聯係起來。熟悉魯迅生平的人,都可以從魯迅的小說中找到他的故鄉浙江紹興這一城市(他的許多小說發生的地點都名為S城,很容易使人想到即是故鄉紹興)與周圍的城鎮。拿《孔乙己》裏寫的魯鎮來說,喝的黃酒,吃的鹽煮筍、茴香豆都很容易使人想到紹興附近一個真實的鎮。從紹興現今的鹹亨酒店那每日來自全國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絡繹不絕的、踏破門檻的旅遊者即可看出,小說的讀者樂於在現實中發現小說的人物曾經生活過的場景。這或許也是小說閱讀的一種樂趣。在現實生活中到達小說描寫的地方一遊,或者幹脆認識小說作者描寫的小說主人公的模型,對一般的讀者而言,是極有吸引力的事。正因為如此,魯迅和沈從文用自己小說中的水鄉世界和湘西世界,甚至為故鄉的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旅遊資源。確實,小說的魅力之一,即在於它和現實似真非真的關係。有多少人能夠拒絕到沈從文所描寫的湘西世界一遊的**呢?甚至會有旅遊者對你說,在湘西的某個地方,他碰見了一個“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