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說麵麵觀·圓型人物和扁型人物(節選)(E.M.福斯特)
我們可以把人物分成兩類:扁型人物和圓型人物。
扁型人物在17世紀被人叫作“體液性人物”[1],現在他們有時被稱作“類型性人物”,有時又被稱作“漫畫式人物”。這個類型裏的那些性質最最純粹的人物,是作者圍繞著一個單獨的概念或者素質創造出來的。如果他們的言行表現出一個以上的概念或者素質的話,他們就會讓人發現,其形象正處在朝圓型發展的那條曲線的起點。真正的扁型人物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例如“我永遠不會拋棄米考伯先生”,這就是米考伯太太[2]。她說她不會拋棄米考伯先生,她確實沒有拋棄他——這句話把她一生的事跡全部概括出來了。
[……]
扁型人物的一大優點是:不管他們在小說裏的什麽地方出現,都能讓讀者一眼就認出來——讀者用的是感情之眼,不是用隻會注意人物的姓名重複出現的那雙視覺之眼。在俄國小說裏,難得出現扁型人物,他們一旦出現,就會對整部小說產生明顯的好處。小說家若能全力以赴一舉而畢全功,那是一個方便的手段,而扁型人物就對他非常有用。他們從來不需要作者重新介紹,從來不會逃之夭夭,從來不需要作者尋覓使之得以有所發展的時機,也不需為他們提供屬於他們自個兒的情調,他們恍若預先定好了尺寸、炯炯發光的一個個小小的圓盤,像籌碼一樣,在茫茫的空間或者星辰之間,非常愜意地任人推來搡去。
扁型人物的第二個優點是:讀者容易在事後把他們回想起來。他們在讀者的記憶裏曆久常新,因為他們並不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變化。他們曆經坎坷,卻依然故我。這一特征使讀者回想起來深感寬慰。而且,把這些扁型人物創造出來的那本小說,縱或會在讀者的頭腦裏變得印象淡薄,這個特征卻仍然會使那些人物本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留在讀者的心裏。……我們全都向往永恒,即使世情練達之士也在所難免。而對於那些天真純樸的人來說,把一件藝術品創造出來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要使它永垂不朽。我們都希望文學作品傳諸後世,成為讓人逃避現實的庇護之所,都希望作品裏的人物曆久常新、始終如一,於是扁型人物往往就得以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