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文學語言已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和呈現了人們的心靈世界和情緒狀態,但是語言依然無法滿足作家的需要,於是也就有了“言”與“意”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許多人也提供了一些大致相同的方案。
1.“言不盡意”的痛苦
中國古代醫學講:舌為心之苗;中國古代的文論中說:言為心之聲。可見,語言是與主體的心靈世界聯係在一起的,心靈世界的感覺、感受、情緒等也隻有通過語言的表達才能獲得物質形式,否則,就隻能處於昏暗狀態。然而,在實際的創作中,作家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自己想說得非常多,但實際能說出來的卻非常少,於是“言不盡意”的痛苦也就產生了。歌德說:“那試圖用文字表達藝術經驗的做法,看起來好像是件蠢事。”高爾基更是大喊大叫:“世界上沒有比語言的痛苦更強烈的痛苦了。”
事實上,早在中國的先秦時期,就提出了“不可言傳”和“言不盡意”的問題。如果說在老子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著名論斷裏已蘊含了“言不盡意”的思想,那麽莊子則把這一命題進一步理論化了:“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書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1]在莊子看來,言隻能表達“形色名聲”這些事物跡象,而不能表達“意之所隨”的“道”。故事物精微之處,隻可意會,不能言傳。莊子的這種思想在魏晉玄學大師那裏又進一步發揚光大:“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2]顯然,由於有了“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哲學總結,“言不盡意”的思想也有了一個堅實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