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作為手法》一文中,什克洛夫斯基主要從自動化與奇特化的角度對日常語言與文學語言進行了區分。除此之外,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還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1.單義性與互義性
一般來說,日常語言的意義是單一的,它要求每一句都要準確傳達一定的信息,強調詞句的“字典意義”。如三千裏、二十年、一聲、一雙,這些詞語都必須是實指的,它的意義隻屬於它自身,不屬於其他係統。但在文學話語中,由於它是圍繞著一個文學事件而設置的,是一個完整的係統,所以“二十年”可以不是二十年,“三千裏”可以不是三千裏,“一聲”也可以不是一聲,“一雙”也可以不是一雙,如張祜的《宮詞》:
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在這裏,三千裏、二十年、一聲、雙,這些數量詞的意義已不限定於自身,它們屬於這首詩的藝術符號係統,因而“三千裏”無非形容離家之遠,“二十年”無非指入宮時間之長,“一聲”在這裏是“一唱起”的意思,“雙淚”則是指“淚流不止”。究竟是多少裏、多少年,是一聲還是多聲,是流了一雙淚還是淚流不止,已不必坐實,因為它們已屬於詩的整體意義的領域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美國新批評理論家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才指出:“科學的趨勢必須是使其用語穩定,把它們凍結在嚴格的外延之中;詩人的趨勢恰好相反,是破壞性的,他用的詞不斷地在互相修飾,從而互相破壞彼此的詞典意義。”[1]
另一方麵,由於日常語言的指稱是主要的,由詞所組成的句子或句子群,其本身就是一個符號係統,指涉意義是被句子、句子群限定的,所以,它不必在談話中再次確定它的意義。但是在文學作品中,情況就不同了。關於這一點,巴赫金(Mikhail Bakhtin)在分析托爾斯泰《複活》中的人物對話時有過如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