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曆史批評是指針對文學的製約因素、內涵意蘊、價值立場等所謂“外部”特征的一種批評形式,但這種“外部”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內部和外部兩種,前者主要指文學作品實際傳達的價值和意義,後者則指與文學作品本身沒有直接關係的理論、製度、環境等外在因素。比較而言,社會曆史批評比形式結構批評曆史更長,規模更大,身份也更主流,它可以包括中國的“載道”“詩教”傳統、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曆史分析、精神分析、原型批評、“批判理論”學派(法蘭克福學派)、文化研究學派、接受美學、新曆史主義、後殖民主義、女權主義、生態批評、後現代主義等。鑒於此,我們隻能從中抽取幾個關鍵概念來稍作示意。
階級。列寧指出:“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曆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體係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同生產資料的關係(這種關係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歸自己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4]可見“階級”是這樣形成的:由於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從而影響到對生產資料占有程度的不同,進而導致其中一部分人占有了另一部分人的勞動。階級顯然就是不平等、壓迫、奴役和殘酷剝削的代名詞,因此在文學作品中,階級往往跟仇恨、反抗、革命等詞語相關,一旦某個人物被階級定性,它的身份、地位、形象、性格甚至倫理取向也就被確定下來。在有些理論家那裏,階級及其所在的場域跟個體的慣習緊密相關,進而影響到特定群體的言談、舉動、思維方式、交往方式等。這是一種非常細膩的分析,以法國理論家布爾迪厄為主要代表,當然,這裏的階級已經失去了它的馬克思主義的特定內涵。另外,有些理論家傾向於在文化工業和產能過剩的條件下,階級已經消失了,資本主義出現了全麵的“肯定文化”,更甚者,各個社會層次之間已經發生“內爆”,所有人成為“沉默的大多數”。這些理論以馬爾庫塞、波德裏亞等為主要代表。